[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反馈非接触充电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4998.0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田佳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佳聪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无线 反馈 接触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反馈非接触充电电路,适用于充电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采用的非接触充电系统(InductivelyCoupled Power Transfer,简称ICPT),以电磁感应方式使初级线圈向次级线圈传输电能。将次级线圈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初级线圈安装在停车位的地面下,当电动汽车停靠到有固定车位的供电线圈装置上时,受电线圈即可接受电能,对电池充电。一般电动汽车可在3~6 h内完成充电。与有线充电方式相比,非接触充电系统具有充电智能化,且无需专人值守充电现场;充电不受天气、环境影响的优点。但非接触充电系统耦合系数较低,通常在0.13 ~0.2之间,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动较大。因此设计一种有无线反馈稳压功能的非接触供电电路,在不改变耦合系数的前提下,调节非接触供电电路H桥占空比,改变初级电路的输出功率,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也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反馈非接触充电电路,电路可以在不改变耦合系数的前提下,调节非接触供电电路H桥占空比,电路工作稳定,功耗较低,适应性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汽车无线反馈非接触充电电路非接触供电电路和无线反馈电路两部分。非接触供电电路包括初级电路和次级电路:无线反馈电路包括检测及发射电路和接收及反馈触发电路,可同时实现智能控制和稳压功能。
所述非接触供电电路中,初级电路由功率开关管VS1~VS4构成全桥变换器电路,采用PWM控制芯片SG3525控制推挽电路产生控制脉冲,分别交替控制VS1,VS4和VS2,VS3的栅极,使L11两端产生交流电流,频率设定为30kHz。L11 , L12组成非接触耦合变换器。C1,C4为初、
次级线圈的补偿电容,初级电源、初级变换器和初级线圈L31安装在地面下;次级线圈L12、次级变换器安装在汽车底盘内。初、次级之间电气隔离。VD1 , VD2和C2,C3构成二倍压整流电路,经L2,C5滤波后给负载供电。
所述无线信号发射电路由含有单片机的无线发射模块NRF24E1和外围电路构成。R1,R2构成电阻分压电路,R2两端的取样电压信号送入NRF24E1的模拟量输入端AIO,此端口具有A/D转换功能,将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发射给接收电路。当负载电压设定在24V时,通过精确选择R1,R2比值,设定取样电压信号幅度为1V。
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电路收到数字信号后,再用芯片TLC5615实现D/A串行转换,将数字信号转化为约1v的模拟信号,并由第7引脚输出。将此模拟电压信号送至SG3525的1脚(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SG3525的16脚为5.1V基准电压,经电阻精确分压,使SG3525的2脚(同相输入端)得到标准的1V电压信号。SG3525通过实时比较1,2脚电压信号的差值,自动改变11,14脚的输出脉冲的占空比,控制VS1~VS4,改变其占空比,从而调节传递到次级电路的功率,起到稳压的目的。
该电路还具有智能判断和自动处理功能:当汽车不在停车位时,信号接收电路收不到信号,非接触供电初级电路自动关闭,起到节能作用:通过对负载电压的检测自动判断蓄电池的充电程度,自动切换到浮充和停充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路可以在不改变耦合系数的前提下,调节非接触供电电路H桥占空比,电路工作稳定,功耗较低,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非接触供电电路。
图2是本发明的无线信号发射电路。
图3是本发明的无线信号接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非接触供电电路中,初级电路由功率开关管VS1~VS4构成全桥变换器电路,采用PWM控制芯片SG3525控制推挽电路产生控制脉冲,分别交替控制VS1,VS4和VS2,VS3的栅极,使L11两端产生交流电流,频率设定为30kHz。L11 , L12组成非接触耦合变换器。C1,C4为初、
次级线圈的补偿电容,初级电源、初级变换器和初级线圈L31安装在地面下;次级线圈L12、次级变换器安装在汽车底盘内。初、次级之间电气隔离。VD1 , VD2和C2,C3构成二倍压整流电路,经L2,C5滤波后给负载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佳聪,未经田佳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4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