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LED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0746.0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联合广东新光源产业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5/04;F21V29/70;F21V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5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led 散热 装置 | ||
一种高效的LED散热装置,包括透镜(1)、发光装置(2)、散热结构(4)、底板(3)、壳体(5)及焊脚(6),透镜(1)呈空心的半球状,透镜(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壳体(5)上设有第一固定环(51)、第一固定块(52)、第二固定环(53)及第一支撑杆(54),底板(3)上设有第一通孔(31)及绝缘块(32),发光装置(2)包括LED灯珠(21)、电路板(22)、第一导热杆(23)、第二导热杆、支撑块(24)、第二支撑杆(25)、金线(26)、定位块(27)及第一连接杆(28),散热装置(4)包括横杆(41)、第一支架(42)、电机(43)、转轴(44)、扇叶(45)及导热块(46),本发明能够在LED使用时及时的将内部热量散发出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LED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LED因为节能环保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LED灯由于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去会导致内部元器件的损坏,进而使得LED灯过早的报废,影响产品的寿命,从而间接的增加了成本。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的LED散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LED散热装置,所述高效的LED散热装置包括透镜、位于所述透镜下方的发光装置、位于所述发光装置下方的散热结构、位于所述散热结构下方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焊脚,所述透镜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透镜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内部的第一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下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上方的第二固定环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环上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底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下方的绝缘块,所述发光装置包括LED灯珠、位于所述LED灯珠下方的电路板、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的第一导热杆、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杆左右两侧的第二导热杆、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的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下方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金线、位于所述第二导热杆之间的定位块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热杆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焊脚呈L型,所述焊脚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焊脚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金线与所述焊脚电性连接,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横杆、位于所述横杆下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扇叶及位于所述扇叶下方的导热块。
所述壳体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壳体竖直放置,所述壳体采用不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与所述透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环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环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透镜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通孔设有若干个,所述绝缘块呈长方体,所述绝缘块水平放置,所述绝缘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联合广东新光源产业创新中心,未经佛山市南海区联合广东新光源产业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0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