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MIMO雷达DOA估计性能的低旁瓣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1663.5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7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任修坤;李玉翔;郑娜娥;陈松;王志民;赵远;王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28 | 分类号: | G01S7/2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权矩阵 波束域 松弛 方向图设计 旋转不变性 低旁瓣 波形设计 辅助变量 功率相等 角度估计 匹配特性 优化模型 约束条件 阵元发射 发射 方向图 接收端 列向量 随机化 信噪比 再利用 最优解 对偶 求解 高斯 构建 内点 算法 引入 保证 | ||
1.一种改善MIMO雷达DOA估计性能的低旁瓣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期望的发射方向图;
步骤2:令波束域加权矩阵的列向量满足对偶特性,保证接收端的信号满足旋转不变性;
步骤3:根据期望方向图,考虑方向图匹配特性、信号的旋转不变性以及各阵元发射功率相等为约束条件,构建波束域加权矩阵的优化模型W;
步骤4:构造的优化模型为非凸优化问题,利用半正定松弛技术将秩1约束松弛为半正定约束,然后使用内点法获得松弛问题的最优解,在得到松弛问题的最优解后,利用高斯随机化方法得到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步骤5:通过波束域加权矩阵与正交波形的线性组合得到MIMO雷达的实际发射波形,根据信号的旋转不变性,在接收端使用ESPRIT算法进行DOA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MIMO雷达DOA估计性能的低旁瓣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设定期望方向图Pd(θ)的具体方法为:根据方向图的空域角度覆盖范围是包含目标所在方位的一定空域,将整个空域划分为主瓣区域Θ和旁瓣区域θl∈Θ,(l=1,…,L)表示主瓣区域内的离散化角度,表示旁瓣区域内的离散化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MIMO雷达DOA估计性能的低旁瓣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为了使接收阵列不受均匀线阵的约束,同时使接收信号满足旋转不变性,令波束加权矩阵的列矢量满足对偶特性,即满足
其中,K表示正交波束基的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MIMO雷达DOA估计性能的低旁瓣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构建波束域加权矩阵的优化模型W的具体方法为:模型设计准则是在确保M个阵元的发射功率相等,在旁瓣低于一定阈值η的条件下,使得设计波束主瓣逼近期望波束主瓣,即使两者之差最小;通过直接限制旁瓣值来抑制旁瓣,可用于要求旁瓣波动范围较小的应用场景,设计准则可表示为
,其中,K表示正交波束基的个数;a(θl)表示角度为θl处的导向矢量;Pd(θl)表示角度为θl处的期望方向图;Θ表示主瓣区域,θl∈Θ,(l=1,…,L)表示主瓣区域内的离散化角度,L表示主瓣区的离散化个数;表示旁瓣区域,表示旁瓣区域内的离散化角度,S表示旁瓣区的离散化个数;M表示发射阵元的个数;Pt表示MIMO雷达的发射总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MIMO雷达DOA估计性能的低旁瓣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方法为:可把W的优化模型转化成二阶锥规划问题:
上式中||·||表示矩阵的Frobenius范数,Θ表示主瓣区域,表示旁瓣区域;θl∈Θ,(l=1,…,L)表示主瓣区域内的离散化角度;K表示正交波束基的个数;M表示发射阵元的个数;Pt表示MIMO雷达的发射总功率;1M×1表示M×1维的元素全为1的矩阵;L表示主瓣区的离散化个数;S表示旁瓣区的离散化个数;转化为二阶锥规划问题后,就可以内点法进行求解;在得到松弛问题的最优解后,可利用高斯随机化方法得到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所述高斯随机化方法求解波束域加权矩阵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401:给定高斯随机化次数Ng以及最优解
步骤402:若Xopt的秩等于1,则wk取的主特征向量;若的秩大于1,对其进行特征值分解得然后取复单位圆上的随机向量使得
步骤403:若不满足则对向量进行尺度变换得到使其满足这一条件;
步骤404:计算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J1,取使得目标函数最小的作为波束加权矩阵的列矢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MIMO雷达DOA估计性能的低旁瓣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使用ESPRIT算法进行DOA估计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501:由两个子阵的接收数据r1、r2,分别得到两个子阵的协方差矩阵R1、R2;
步骤502:对协方差矩阵R1、R2矩阵分别进行特征分解,得到两个数据矩阵的信号子空间Us1、Us2;
步骤503:令然后对ψ进行特征分解,得到P个特征值,就可以得到对应的P个信号的到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16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发动机延迟点火控制器
- 下一篇:内燃机节能气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