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泵控阀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9850.4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雷鹏;梁芳;冯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F16K1/36;F16K1/3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莫祚平 |
地址: | 2440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泵控阀 | ||
本发明公开了节能型泵控阀,包括阀体和阀瓣,所述阀瓣将阀体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还包括有阀瓣控制装置、排空装置和外部控制管道;阀瓣控制装置连接阀瓣并位于出水腔的顶端。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1、阀瓣与阀体之间无轴联接,开泵后,阀瓣在介质的推力和活塞杆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开启,阀瓣并能达到最大开启角度,实现开阀后阀体内实现全通径流通,水头损失系数接近为零,能耗极低,节能效果明显。2、阀体上设有排空装置,浮球能有效排空管道内的气体,浮球的上下动作能实现两组接口的联通和截断,控制活塞缸上、下缸体内的介质的进出,进而达到控制阀瓣的启闭,实现泵阀联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离心泵后的节能型泵控阀。
背景技术
泵控阀安装在离心泵后,能与水泵联动。开泵后能达到排完管道中的空气,形成真空后再开阀;停泵能迅速关阀,截断介质防止回流损坏水泵。目前,市场上安装在离心泵后的阀门有止回阀、液控蝶阀、多能功水泵控制阀等多种阀门,但实际应用中,以上阀门均无法做到排完管道中的空气后再开阀,每次开泵需先抽真空再开阀,同时开阀后均无法达到全通径,水头损失大,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泵控阀开阀前无法形成真空、开阀后无法实现全通径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泵阀联动的节能型泵控阀。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节能型泵控阀,包括阀体和阀瓣,所述阀瓣将阀体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还包括有阀瓣控制装置、排空装置和外部控制管道;阀瓣控制装置连接阀瓣并位于出水腔的顶端,所述阀瓣控制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通过销轴与阀瓣相连,所述活塞位于液压缸内并将液压缸分为上缸体和下缸体;排空装置位于进水腔的顶端,所述排空装置包括排空阀体,所述排空阀体固接于阀体的进水腔的顶端,所述排空阀体固接换向阀盖,所述换向阀盖上设有排气口和两组接口,所述排空阀体和换向阀盖构成的腔体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固接换向阀芯,所述换向阀芯与换向阀盖的两组接口相适配,所述浮球和换向阀盖间设置有弹簧;外部控制管道包括管道一和管道二,管道一有两路通道,上缸体并联管道一的两路通道,其中一路通道经换向阀盖上的管道一接口与出水腔联通,另一路通道经止回阀与出水腔联通;管道二有两路通道,下缸体并联管道二的两路通道,其中一路通道经换向阀盖上的管道二接口与进水腔联通,另一路通道经止回阀与进水腔联通;当浮球上浮时,换向阀芯上升,管道一接口和管道二接口连通,当浮球下降时,管道一接口和管道二接口断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瓣上固接有阀瓣偏心块,所述阀体上固接有与阀瓣偏心块相适配的阀体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空装置的内腔内还设有球形密封圈,所述球形密封圈位于排空阀体和换向阀盖之间并与浮球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换向阀盖的各接口之间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液压缸的缸盖上设有管道口,与外部控制管道的管道一相连。
本发明采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1、阀瓣与阀体之间无轴联接,开泵后,阀瓣在介质的推力和活塞杆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开启,阀瓣并能达到最大开启角度,实现开阀后阀体内实现全通径流通,水头损失系数接近为零,能耗极低,节能效果明显。2、阀体上设有排空装置,浮球能有效排空管道内的气体,浮球的上下动作能实现两组接口的联通和截断,控制活塞缸上、下缸体内的介质的进出,进而达到控制阀瓣的启闭,实现泵阀联动。3、阀瓣与活塞杆之间采用偏心联接,阀瓣的上设有偏心块,阀瓣在关闭时能在重力的介质作用力下自动找正,实现顺利关阀。4、阀体的上部设有限位块,阀瓣开启后,阀瓣上的偏心块与阀体限位块接触,能防止阀瓣关过位,故阀瓣上的偏心块即有定位功能又有限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排空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箍及该卡箍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保持电磁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