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物回收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7430.2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云;刘吉祥;王志强;孟凡民;王静;赵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聊城中盛蓝瑞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J15/02;F23K1/00;F23K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52211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物 回收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燃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物回收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 污染物气体的总称。导热油炉是石化行业常见的供热设备,但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易 产生油烟,而油烟因处理方法往往是接入烟囱直接排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和工业园区使用造气炉制备合成气, 锅炉制热。然而,造气炉炉渣内含碳量较高,即不能完全燃烧,通常将其作为废弃物排掉;锅 炉需要使用价格较高的低挥发煤种利于燃烧,但锅炉飞灰中含有可燃物,存在资源浪费现 象。文献《改造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造气炉渣》公开了35t/h循环流化床中掺烧造气炉渣,但 是存在点火困难、床体耐火材料冲刷严重、返料器U型阀堵灰、飞灰含碳量高等问题,致使普 通循环流化床锅炉无法掺烧造气炉渣。
在当今严峻环保形势与能源危机下,油烟回收环保排放与废渣能源再利用成为工 业园区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烟气污染和/或废煤渣能源再利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废物回收处理 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物回收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将油烟通过一次风机通入燃煤锅炉中向燃煤锅炉送一次风;
或者,将油烟通过一次风机通入燃煤锅炉中向燃煤锅炉送一次风,同时将造气炉 产生的废煤渣与燃煤锅炉中的煤混合为锅炉提供燃料。
一次风用来输送、干燥煤粉,并提供煤粉中挥发分燃烧的氧量。
优选的,燃煤锅炉的一次风中,空气与油烟的流量比为(100~500):1m3/h。经过实 践验证与分析,控制上述空气与油烟的比例,不仅使得煤粉完全燃烧,还使得锅炉过热器氧 含量明显降低,锅炉引风机负荷下降。总的引风量以煤和/或完全燃烧为目的,根据煤燃烧 后的废气成分适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油烟为导热油炉产生的。导热油炉是以煤、油或气为燃料,以导热油 为循环介质供热的新型热能设备,高温导热油在系统中循环传送热能,在导热油循环过程 中,空气的窜入易发生降解和聚合作用,形成低沸点物和高沸点物,由于导热油炉加热的温 度较高,极易产生油烟。经实大量实践验证与分析,导热油产生的油烟引入锅炉,提高锅炉 的燃烧性能和工作效率。
所述燃煤锅炉为燃煤蒸汽锅炉,经过实践验证,将油烟通入燃煤蒸汽锅炉,燃烧效 果优异,锅炉过热器氧含量降低0.3-0.6%,锅炉烟气氧含量都有明显降低,锅炉送风机负 荷下降。
经过实践验证,所述燃煤蒸汽锅炉的型号优选为50T/H流化床锅炉、60T/H流化床 锅炉75T/H流化床锅炉和500T/H流化床锅炉。
本发明燃煤锅炉的生产原理根据水变成过热蒸汽过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水的加热,将水在一定的压力下加热到饱和温度,成为饱和水。
第二阶段:水的汽化,在一定压力下对饱和水继续加热,最终变为饱和蒸汽。
第三阶段:蒸汽的加热,继续加热饱和蒸汽,使其温度升高最终成为合格的过热蒸 汽,经主汽阀输出,供用汽轮机发电及用汽单位使用。
优选的,所述锅炉中的床温控制在850~1000℃,经过大量实践验证和分析,当锅 炉床温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利用油烟和废煤渣的锅炉效果较好。
优选的,为了提高燃煤效果,所述废煤渣与煤的质量比例为1:10~14,为进一步提 高燃煤效果,燃料还包括石粉,所述废煤渣、煤与石粉的质量比例为1:10~14:0.5~2。经过 实践验证与分析,上述质量配比的燃料使得锅炉燃烧性能优异,锅炉过前温、炉膛出口、返 料温度均有下降,飞灰和渣可燃物含量降低。
优选的,所述油烟经过电除尘和/或布袋除尘后,由燃煤锅炉的引风机通过一次风 机引入锅炉向锅炉送风。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作用是避免油烟中的大颗粒物质对锅炉引风 机、一次风机的叶轮造成冲刷,防止损坏锅炉引风机和一次风机。
优选的,投运整套碎渣装置,对大块的造气炉废煤渣进行加工粉碎,粉碎后的废煤 渣与煤粉混合后在锅炉中掺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聊城中盛蓝瑞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聊城中盛蓝瑞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7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感应自调节式挡板门
- 下一篇:一种铬渣的解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