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余垃圾油液提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8960.0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1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金杰;吴克;俞志敏;韩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合大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回收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餐余垃圾油液提取装 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发展迅速,餐余垃圾在 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餐余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等有机 物,这些油脂可以用来生产润滑油、混合燃油等工业用油。由于餐余垃 圾中除了油脂之外还有水、盐、固体残渣等物质,因此要将餐余垃圾中 油脂提取出来具有一定的难度。现有技术中从餐余垃圾中提取油脂的方 法一般为:首先将餐余垃圾加水沉淀,垃圾中的油脂会浮于上层,水位 于中层,固体残渣位于下层,然后用刮板将上层的油脂刮出即可。上述 方法的缺陷在于:餐余垃圾中油脂密度不均匀,且油脂与水相比所占比 例较小,不易分层或分层不明显,油脂中常混有水份和固体残渣,因此 采用刮板刮出的油脂纯度较差。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油脂提取一般是人 工操作,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提炼纯度高的餐余垃圾油 液提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餐余垃圾油液 提取装置,包括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的滤液出口连通至油水分离池,油 水分离池的液面上方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同轴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 与电机主轴同步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部分盘面没入油水分离池的液面 以下,所述油水分离池的液面上方还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条边缘与 转盘的盘面贴合且二者构成摩擦配合,所述刮板下方设有用于盛接油液 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将油液引导至储油池。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油脂比水的张力要大得多,本发明利 用油脂自生的张力将油脂吸附在转盘上,能够从油水混合液中将油脂单 独提取出来,提取过程无需加热,清洁、环保;另外本发明采用电机驱 动转盘即可实现对油脂的连续提取,无需人工操作,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油水分离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沉淀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转盘与刮板结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导流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餐余垃圾油液提取装置,包括过滤单元,过滤单 元的滤液出口连通至油水分离池20,油水分离池20的液面上方设有用 于吸附油液的转盘21,所述转盘21同轴固定在转轴24上,所述转轴 24由电机驱动,所述转盘21的部分盘面没入油水分离池20的液面下方, 所述油水分离池20的液面上方还设有刮板22,所述刮板22的一条边缘 与转盘21的盘面贴合,所述刮板22将油液引导至导流槽23,所述导流 槽23底部设有出油口231。本发明利用油液自身张力使油液吸附在转盘 21上,然后将转盘21上的油液刮下来,整个提取过程无需对油水混合 液进行加热,确保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
如图1、2所示,所述油水分离池20内设有滤网25,所述滤网25 将油水分离池20分成上下两层,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液口通过管路14与 油水分离池20的滤网25下方空间连通。滤网25能够对油水混合液进 行进一步过滤。
如图1、3所示,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沉淀池10,所述沉淀池10的池 壁上设有环形滤网11,所述环形滤网11的外侧边缘固定在沉淀池10的 池壁上,环形滤网11的内侧边缘向沉淀池10的中部悬伸设置;所述环 形滤网11上方设有漏斗状的隔离罩12,所述隔离罩12的外侧边缘与沉 淀池10的池壁贴合,隔离罩12的内侧边缘与环形滤网11的内侧边缘 贴合,所述隔离罩12、环形滤网11以及沉淀池10的上部池壁共同围合 成一个环形滤液腔;环形滤网11上方的沉淀池池壁上设有溢流孔13, 所述溢流孔13即构成所述过滤单元的滤液出口。隔离罩12能够防止在 投料时餐余垃圾洒落在环形滤网11的网面上,环形滤网11能够将悬浮 的固体残渣挡在环形滤液腔下方,保证溢流孔13溢出的油水混合液中 无颗粒较大的残渣。
如图4、5、6所示,所述导流槽23呈上端敞口的方盒状,所述导 流槽23的其中一条侧边即垂直于转盘21盘面的侧边上设有条形缺口 233且该条形缺口23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该侧边设置,所述转盘21的盘 面伸入到条形缺口233中使转盘21和导流槽23之间呈交叉状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合大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合大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8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回收水资源工艺
- 下一篇:水厂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