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张构造的平面表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0384.5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2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张云银;崔世凌;高平;张伟忠;郭丽娟;史士龙;李晓晨;谢伟;徐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37107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侯华颂<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平面 表征 方法 | ||
1.一种扭张构造的平面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进行精细井震标定,选取种子点,进行目的层系的追踪,解释断层;其中,地震资料包括时间域地震资料和深度域地震资料,地质资料包括测井、录井和岩心地质资料;
2)提取三维地震属性体的平面资料和剖面资料,其中,平面资料包括水平切片和沿层切片,剖面资料包括地层厚度和地层变形;
3)综合分析研究区目的层构造形迹特征,包括地层变形特征和断层性质,判识出扭张构造;
4)制作目的层的构造图,所述构造图中发育有扭张构造,包括扭张断层、扭张脊或扭张沟;
5)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表征扭张断层,确定其基本运动学特征,包括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和主、被动盘,并明确扭张断层的静态特征,包括上升盘和下降盘、断层掉向,在构造图上进行标记;
6)根据地层变形特征,表征扭张脊与扭张沟,在构造图上进行标记;
7)根据扭张构造的基本地质特征,确定其平面构造样式,明确主动走滑区域,标记主动运动方向;
8)按照“单一扭张构造—扭张构造带—研究区内组合样式”的顺序,明确盆地内的扭张构造分布特征;
9)根据研究区的扭张构造发育特征,绘制扭张构造纲要图,明确研究区扭张构造的应力场发育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张构造的平面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软件中利用包括叠前、叠后、拓频、去噪和偏移处理后的地震资料进行包括振幅体和相干体的属性体的制作,提取包括水平切片和沿层切片的二维平面图像以及三维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张构造的平面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扭张构造为以伸展或拉张作用发育的为主,叠加走滑或平移、剪切作用的地质构造;扭张构造的判识及构造形迹的分析,包括相当层地震反射轴组的拖曳、位移、错断,现存断层的错断、切割,特殊地质体的错动,沉积沉降中心错动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张构造的平面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扭张断层为在垂向上多以伸展作用形成的正断层为剖面特征,走向上出现相当盘以及包括特殊地质的平移、错动、拖曳、扭动特征的断层;伸展作用为主叠加走滑作用所形成的正向地形为扭张脊;伸展作用为主叠加走滑作用所形成的负向地形称扭张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张构造的平面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基本运动学特征,断层两盘的相对错动方向代表了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张构造的平面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本运动学特征具体表示方法包括:
选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粗细两种方案来表达;
选取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或者粗线和细线;
向右鱼叉上的向左鱼叉箭头代表左旋运动,向左鱼叉上的向右鱼叉箭头代表右旋运动;
使用第一颜色或者粗线代表主动盘;
使用第二颜色或者细线代表被动盘;
断层基本静态要素用以直观显示断层的基本要素特征,包括:
上升盘用代表其相对运动方向的鱼叉箭头表示,箭头沿断层走向线延伸,长度与上升盘延伸长度一致;
下降盘用代表其相对运动方向的鱼叉箭头表示,箭头沿断层走向线延伸,长度与上升盘延伸长度一致,并在其中心部位的外侧叠加与之垂直的双短线表示,利于与上升盘区分;
上升盘与下降盘之间的距离与实际水平断距的比例一致;
二级断层、三级断层、四级断层以及其他低级序断层不同级序断层用鱼叉箭头按照由粗到细的顺序来区分;
对有主干断层和分支断层的扭张断层,利用粗线表示主干断层,细线表示分支断层,并简化分支断层,仅保留下降盘鱼叉箭头及其掉向符号,以保证表达的简洁性和直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03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