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8509.0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3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惠民特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601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蛇的方法,包括孵化的培育,幼蛇的营养均衡喂养,春、夏、秋、冬的四季中药调理,使培育出的母蛇产的卵又多又大,故幼蛇体质好,食欲旺盛,生长速度快。四季中药调理,使蛇在饮水吃食的过程中得到药效的补给,从而减少疾病,蛇体健康,提高成活率,使蛇的生长速度快,缩短蛇的生长周期,具有出栏早、防病症,节约成本的功效,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养殖蛇的方法,属于蛇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蛇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资源,其药用价值很高,蛇肉富含高蛋白、低脂肪,钙和铁的含量也居水产类第一位,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捕食蛇类,致使蛇资源越来越少,市场供应严重不足,价格节节升高,人工饲养蛇类可取代对自然野生蛇的捕捉,从而缓解市场的需求量。蛇的种类很多,种类不同,生长环境,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蛇属变温动物,对温差敏感,温差变化直接影响生长发育。而在各个季节的变换还会经常出现意外,如果预防不当,便会使蛇染上疾病,致使养蛇的产量锐减。而且现有的传统喂养蛇的方法,蛇的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所以现有的喂养蛇的方法还是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缩短蛇的生长周期,具有出栏早、防病症,节约成本的养殖蛇的方法,该方法可提高蛇的成活率,加速生长速度,增加经济效益,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养殖方法如下:
(1)孵化:孵化期的长短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29℃—30℃温度70%-75%湿度下孵化,孵化率可达93%—96%,温度控制在28℃—29℃孵化出的母蛇多,30℃—31℃孵化出的公蛇多;也为以后的选种作好准备条件。
(2)幼蛇开口率一直是各养殖户命脉的第一关,幼蛇出壳一周内的饮用水里加入复合维生素,按10g复合维生素添加28-50公斤水的比例,使其提前退皮进食,开口料中加入复合维生素,10g复合维生素:45-55kg饲料,饲料为脱毛鸡仔,使营养中和,气味浓香,诱导其进食,使开口率达到95%以上;
(3)营养均衡:喂养蛇的饲料以脱毛鸡为主,蛋类为辅,按平均三天一次投食,每半个月饲料中加入EM原露,按EM原露 10ml:饲料45-70kg,促进其消化,增强抵抗力,按每10天饮水中添加EM原露,按EM原露 10ml:饮用水73-100kg,防止营养缺失,每1个月水里加入1次硫胺素,按1粒硫胺素:100kg水比例,使其加快新陈代谢;减少长期蛋白质过剩引起的浮肿,不易消化的难题。促进其大量进食增加生长速度。
(4)四季中药调理:
春季:因为温度落差较大,易伤风,又由于饥饿致身体逐渐衰弱,导致死亡。用10kg板蓝根加10kg水,煎煮2个小时,得板蓝根药汁,10kg枸杞加10kg水煎煮0.5小时,得枸杞药液,将药液合并,取1kg合并药液兑38-50kg水喂3天,一周后用1kg合并药液兑食料128-150kg喂3次,隔3天喂一次,提前预防疾病,保证其体壮;
夏季:比较炎热,从而影响蛇类正常进食,用5kg地骨皮加5kg水煎煮3小时,得地骨皮药液,芦根5kg加水5kg煎煮3小时,得芦根药液,将药液合并,取1kg合并药液兑38-50kg水喂服3天,一周后用1kg合并药液兑食料128-150kg喂3次,隔3天喂一次,促其凉血、解热,预防肺热咳嗽、肺痛;
秋季:蛇类大量进食,以备冬眠所需营养,在饲料里按100mlEM:10kg饲料喂养,促进消化,增强抵抗力,连续喂食3次即可,一周后以蒲公英10kg加水10kg煎煮4小时,得蒲公英药液,金银花10kg加水10kg煎煮3小时得金银花药液,将药液合并,取1kg合并药液兑38-50kg水喂服3天,一周后用1kg合并药液兑食料128-150kg喂3次,隔3天喂一次,防止肝火旺、痰火郁结;也有清热、解毒、凉血等功效。蛇类食后,食欲更加旺盛,且没有过剩饮食的副作用。更好的储存脂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惠民特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惠民特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8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