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变压器引脚竖直情况判断及分类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78500.X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4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国;黄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江县凯讯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1F27/29;H01R43/16;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王记明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变压器 引脚 竖直 情况 判断 分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变压器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网络变压器引脚竖直情况判断及分类机构。
背景技术
任何CMOS制程的芯片工作的时候产生的信号电平总是大于0V的(取决于芯片的制程和设计需求),PHY输出信号送到100米甚至更长的地方会有很大的直流分量的损失。而且如果外部网线直接和芯片相连的话,电磁感应和静电很容易造成芯片的损坏。再就是设备接地方法不同,电网环境不同会导致双方的0V电平不一致,这样信号从A传到B,由于A设备的0V电平和B点的0V电平不一样,这样可能会导致很大的电流从电势高的设备流向电势低的设备。网络变压器,亦称数据泵、网络隔离变压器等,把PHY输出的差分信号用差模耦合的线圈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且通过电磁场的转换耦合到连接网线的另外一端。这样不但使网线和PHY之间没有物理上的连接而换传递了信号,隔断了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还可以在不同0V电平的设备中传送数据,所以说,网络变压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
常见的网络变压器包括T1/E1隔离变压器、ISDN/ADSL接口变压器、T3/E3、SDH、64KBPS接口变压器;10/100BASE、1000BASE-TX网络滤波器;RJ45集成变压器等。其主要应用于:高性能数字交换机;SDH/ATM传输设备;ISDN、ADSL、VDSL、POE受电设备综合业务数字设备;FILT光纤环路设备;以太网交换机等等。网络变压器上设置有很多对引脚,在对网络变压器进行封装时,其引脚排列不整齐会给封装带来很大的麻烦,以致影响后期的使用。在对引脚进行回正、检测引脚是否竖直、以及筛选引脚弯曲的网络变压器时,若采用手工操作,由于引脚数量较多,会导致操作过程繁琐、耗费人力、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网络变压器引脚竖直情况判断及分类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引脚进行回正、检测引脚是否竖直、以及筛选引脚弯曲的网络变压器时操作繁琐、耗费人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能够方便、快捷的对网络变压器引脚进行回正,同时自动对回正后仍然弯曲的引脚进行区分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网络变压器引脚竖直情况判断及分类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Y”形凹槽,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向下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端连接有矫正块,所述矫正块的底面设置有两排平行的引脚插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电动推杆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拉力传感器相连,所述“Y”形凹槽的分叉处铰接有挡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挡板的电机,所述“Y”形凹槽汇拢的端部设置有指向分叉处的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口相连。
针对现有的对引脚进行回正、检测引脚是否竖直、以及筛选引脚弯曲的网络变压器时操作繁琐、耗费人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网络变压器引脚竖直情况判断及分类机构。此装置在电动推杆上设置了拉力传感器,对电动推杆收缩上提时的拉力进行测量,并且在所述控制模块中预设电动推杆带动矫正块上移时的正常拉力值。当网络变压器的所有引脚都处于完全竖直的状态时,所述拉力传感器所测得的拉力值在理论上应该与预设拉力值相等;当部分或全部引脚处于弯曲状态时,弯曲的引脚与所述引脚插孔内壁接触,在上提矫正块时会产生阻力,所述拉力传感器测得的上提拉力也就大于预设拉力值,从而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对实际拉力值与预设拉力值的比较,判断出该网络变压器的引脚是否处于竖直状态。进一步的,考虑到不可避免的摩擦与接触,可将控制模块中预设的拉力值设置为略大于矫正块上移时的正常拉力值。所述“Y”形凹槽具有两条通道,通过可转动的挡板进行分隔,根据需要自动控制网络变压器的下行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江县凯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江县凯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8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