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蛙式夯实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7401.X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平;周洁;郑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074 | 分类号: | E02D3/074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李翀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蛙式 夯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蛙式夯实机。
背景技术
夯实机是用来夯实地面作业的建筑施工机械。这种振动夯机用于夯实底土,尤其用于沟渠作业、河道和管道作业或园艺及景观工程中的回填作业。在交通道路作业中,振动夯机主要用于对路肩的夯实作业以及修复作业。
由于振动夯机的结构缘故,振动夯机在工作方向上具有推进运动。夯机处理的表面不是点状的,而是平坦的且位置不固定的。夯机推进运动的方式与夯机振动质量的定向直接相关,尤其是与振动质量相对于激振装置的中心轴线或下部结构的夯机轴线的定向直接相关。
除了对推进运动的形式产生影响以外,振动质量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定向还会使控制杆产生不希望的激振,从而对操作舒适度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振动质量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定量调准会对整个夯机的运动行为、操作舒适度以及夯实性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压路机作为压实设备的主力,也算是一种大型设备,但由于它体积大:
a.工地的边角因压路机不能到位而不能实施有效压实。
b.水利工程的土质堤坝上水平面用压路机压实后,两侧斜坡面有很厚的松土没有被压实,因为压路机不能在这种斜面上工作。
c.大型管道施工时,先要开沟作业,管子架好后有回填土作业。架管子前沟底部位要求压实然后才能架管;回填土也要求压实,这两项作业压路机都作不了,目前我国的石油管道、煤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很多的管道要施工。
现有技术的蛙式夯实机由于体积庞大,工作效率低下,转向和前移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蛙式夯实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电动机、输出轴带轮、V带、减速大带轮、输出大带轮、轴承座、偏心块、夯头底板、连接螺栓、支承架、张紧螺钉、电机支架、底板;所述的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输出轴带轮,输出轴带轮通过V带与减速大带轮连接;所述的输出大带轮与偏心块连接,输出大带轮的轴上安装有轴承座;所述的轴承座与夯头架连接,夯头架底部连接有夯头底板;所述的支承架与减速大带轮的轴承座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的电动机底部安装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与电动机之间通过张紧螺钉连接;所述的支承架和电机支架底部设置有底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偏心块的质量为16~20KG。
作为优选,所述的V带的带截面夹角为α,且α为38~42°。
本发明操作时,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通过V带传递给减速大带轮,转矩再通过V带传递给输出大带轮,输出大带轮在转动过程中,将带动连接在其上的偏心块一起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带动夯头底板做上下冲击震动,从而实现压实的目的;同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抬起底板的右部分,减小底板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使整机前移。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蛙式夯实机,整机工作效率高,转向和前移更灵活自如,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图;
图2是图1中V带3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机;2、输出轴带轮;3、V带;4、减速大带轮;5、输出大带轮;6、轴承座;7、偏心块;8、夯头底板;9、连接螺栓;10、支承架;11、张紧螺钉;12、电机支架;1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动机1、输出轴带轮2、V带3、减速大带轮4、输出大带轮5、轴承座6、偏心块7、夯头底板8、连接螺栓9、支承架10、张紧螺钉11、电机支架12、底板13;所述的电动机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输出轴带轮2,输出轴带轮2通过V带3与减速大带轮4连接;所述的输出大带轮5与偏心块7连接,输出大带轮5的轴上安装有轴承座6;所述的轴承座6与夯头架连接,夯头架底部连接有夯头底板8;所述的支承架10与减速大带轮4的轴承座通过连接螺栓9连接;所述的电动机1底部安装有电机支架12,电机支架12与电动机1之间通过张紧螺钉11连接;所述的支承架10和电机支架12底部设置有底板13。
作为优选,所述的偏心块7的质量为16-20KG。
作为优选,所述的V带3的带截面夹角为α,且α为38~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7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注浆板桩
- 下一篇:一种回收高粘度浮油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