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弧室及其触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7139.9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8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琴;徐晓娜;张雪敏;关琦;杨兰索;施大成;葛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30030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头 导电杆 定位孔 定位轴 触头装置 限位凸起 预固定 插配 焊接 吻合 定位槽 灭弧室 轴孔 装配 前后方向延伸 焊料 固定过程 内周 外周 轴向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弧室及其触头装置,触头装置包括导电杆和触头,触头通过布置在触头与导电杆之间的焊料焊接装配在导电杆前端,导电杆和触头之间设有轴孔吻合插配结构,轴孔吻合插配结构包括吻合插配的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定位轴和定位孔,定位轴和定位孔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触头的后端、另一个设置在导电杆的前端,定位轴和定位孔之间设有用于实现触头与导电杆焊接前预固定装配的预固定结构,预固定结构包括限位凸起和与限位凸起对应配合的定位槽,限位凸起和定位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轴的外周面上、另一个对应设置在所述定位孔的内周面上。利用轴向和径向分别定位的方式,避免固定过程中引起触头出现倾斜而带来的缝隙,保证焊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弧室及其触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空灭弧室的制造过程一般采用一次封排工艺,但是为了保证触头和导电杆的焊接质量,通常先将触头和导电杆在真空炉中预焊接一次,然后,再将剩下的零件和预焊接好的部件装配,放入真空炉进行一次封排。为了防止触头在一次封排中脱落,预焊接温度要高于一次封排温度20°C左右。但这种需要采用预焊接工艺并进行一次封排的工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一次封排工艺。事实上,完全一次封排工艺是将真空灭弧室的所有零部件一次性直接投进真空炉中,出炉后就是完全焊接的真空灭弧室,不需要进行预焊接。
实际上,现有的螺旋槽触头也可实现完全一次封排,但在焊接前通常将导电杆与触头铆接在一起。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3005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和触头的焊接结构,其在动导电杆的一端设置凸起,对应的触头上开有孔,触头安装在动导电杆上,并通过焊料焊接,且触头上的孔与动导电杆上的凸起铆接。采用铆接方式代替以前的预焊接的方式,并且利用动导电杆与触头之间的焊料使得这种触头装置可连同真空灭弧室的其他零部件一同进行一次封排焊接。
上述这种铆接方式是采用孔轴间隙配合,需要在触头和导电杆之间夹设焊料,在常温下,导电杆与触头铆紧,铆接过程会导致应力集中,在焊接高温作用下,由于热膨胀的原因,触头和导电杆之间的焊接面之间容易出现缝隙,导致焊料不能均匀流动,使得导电杆与触头之间的焊接出现缺陷,影响一次封排工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灭弧室用触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铆接来实现触头与导电杆固定装配而影响一次封排焊接质量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触头装置的导电杆和触头;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上述触头装置的真空灭弧室。
本发明所提供的灭弧室用触头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弧室用触头装置,包括导电杆和触头,触头通过布置在触头与导电杆之间的焊料焊接装配在导电杆前端,所述导电杆和触头之间设有轴孔吻合插配结构,轴孔吻合插配结构包括吻合插配的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定位轴和定位孔,定位轴和定位孔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触头的后端、另一个设置在导电杆的前端,定位轴和定位孔之间设有用于实现触头与导电杆焊接前预固定装配的预固定结构,预固定结构包括限位凸起和与限位凸起对应配合的定位槽,限位凸起和定位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轴的外周面上、另一个对应设置在所述定位孔的内周面上,定位槽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竖槽段和与竖槽段连通的沿所述定位孔周向延伸的横槽段,竖槽段具有用于供对应的限位凸起进入的端部开口,横槽段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与经过所述竖槽段进入横槽段中的所述限位凸起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挡止限位配合的前后侧壁。
所述的限位凸起沿所述定位孔的周向间隔均布有两个以上。
所述的定位轴设置在导电杆的前端,所述定位孔为设置在触头的后端面上的盲孔结构。
所述的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导电杆的外周面上且布置在定位轴的前端端部位置处,所述定位槽设置在触头上,定位槽的竖槽段的端部开口布置在触头的后端面上,所述定位槽的横槽段的前后侧壁中的前侧壁设置在所述定位孔的孔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7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