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散热器导液管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6660.0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3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孟峣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导液管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用性强、液冷散热器导液管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散热领域中,风冷在散热器的实际使用和安装方面带来了很大不便,同时也对计算机配件的承重承压能力带来很大的考验。鉴于上述后风冷时代所出现的困境,液冷散热器渐渐的应用于计算机散热中。
一套典型的水冷散热系统具有以下部件:水冷块、循环液、水泵、管道和水箱或换热器。水冷块是一个内部留有水道的金属块,由铜或铝制成,与CPU接触并将吸收CPU的热量。循环液由水泵的作用在循环的管路中流动,吸收了CPU热量的液体就会从CPU上的水冷块中流走,而新的低温的循环液将继续吸收CPU的热量。水管连接水泵、水冷块和水箱,其作用是让循环液在一个密闭的通道中循环流动而不外漏,让液冷散热系统正常工作。换热器就是一个类似散热器的装置,水管嵌入到散热片,循环液将热量通过导管壁传递给具有大表面积的散热片,散热片上的风扇则将流入空气的热量带走,如附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换热器一般都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本体两部分,散热鳍片安装在散热本体上,散热本体为一导热实体结构,导液管嵌入到散热鳍片上完成换热,由于散热鳍片作为中间层的阻隔,使得导液管与散热器之间嵌入铆合间隙引起较大的热阻(根据加工水平不同,接触面积也会不同,一般有效接触面积在10%-20%之间),造成换热不均匀,使用效果不理想。
基于以上问题,现提供一种液冷散热器导液管连接方法,解决导液管与散热片本体之间导热效率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液冷散热器导液管连接方法。
一种液冷散热器导液管连接方法,包括安装有换热器的液冷散热器,该换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本体两部分,其中散热鳍片设置在散热本体上侧,该导液管连接的具体过程为:
在散热本体上并排钻多条通孔,并将每两个相邻通孔的端部铣通;
将铣通的通孔端部堵塞,使两个相邻通孔相接通且散热本体的表面呈密封状;
在最上侧通孔一端与最下侧通孔一端分别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然后将带液体的导液管分别接入该进液口和出液口即可。
所述散热本体上并排钻孔若干条,每条通孔的直径为5-7mm,表面粗糙度为3.2。
所述两相邻通孔的一端钻孔并铣削,使两个相邻通孔在同一端部合并成一孔,其表面粗糙度3.2。
所述铣通孔呈交错设置,即第一条与第二条在最左端铣通,第二条与第三条在最右端铣通,第三条与第四条在最左端铣通,依次铣通,直至最后一条通孔连接出液口。
所述铣通孔的外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堵塞,且堵塞后其外表面与散热本体的外表面相平齐,焊接处通过粗磨方式磨平,其表面粗糙度为3.2。
本发明的一种液冷散热器导液管连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液冷散热器导液管连接方法,导热的液体介质直接在散热片内流动,导热液体直接与散热片接触传递热量;不需要将导热管嵌入散热片,减少了导热管与散热片之间的热阻,提高导热效率;散热片中导热液流通通道无密封圈及螺钉固定,整个流通通道有机一体化,保证了流通通道良好密封性、良好的可靠性,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散热器导液管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散热本体的内部通孔示意图。
附图3为散热本体内部铣通孔示意图。
附图4为散热本体内的铣通孔外侧焊接密封示意图。
附图5为液体介质在散热本体内部的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器导液管连接方法,在现有技术的换热器基础上进行的改动,如附图1所示的现有换热器中,1表示散热鳍片,2表示散热本体,3表示导液管,本发明中,首先其整体包括安装有换热器的液冷散热器,该换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本体两部分,其中散热鳍片设置在散热本体上侧,该导液管连接的具体过程为:
如附图2、图3所示,在散热本体上并排钻多条通孔,并将每两个相邻通孔的端部铣通;
如附图4所示,将铣通的通孔端部堵塞,使两个相邻通孔相接通且散热本体的表面呈密封状;
如附图5所示,在最上侧通孔一端与最下侧通孔一端分别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然后将带液体的导液管分别接入该进液口和出液口即可。
所述散热本体上并排钻孔若干条,每条通孔的直径为7mm,表面粗糙度为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6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夜视镜
- 下一篇:一种槽式聚焦可调式桁架结构聚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