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轴承、转轴、转轴组件和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8336.4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9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义;张治平;钟瑞兴;蒋楠;蒋彩云;谢蓉;陈玉辉;刘建飞;黄保乾;张竞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33/06;F04C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轴承 转轴 组件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动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动轴承、转轴、转轴组件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是承受离心压缩机等转动机械轴向与径向载荷的主要零件,滑动轴承的性能好坏关系到离心压缩机等转动机械的长期运行可靠性。
对于离心压缩机来说,离心压缩机正常工作时滑动轴承主要是通过各承载表面一定厚度和刚度的润滑油承载运行载荷,并通过专门的油路系统将压缩机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因此,各承载表面的润滑油流通状况是决定滑动轴承能否安全工作的关键因素。
根据离心压缩机轴向力的设计要求,滑动轴承的主推力面是轴向载荷的主要承载面,而辅助推力面仅起辅助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滑动轴承的主推力面设计了专门的油路通道,以保证主推力面处具有良好的油膜状况,但往往忽略了滑动轴承的辅助推力面对油膜状况的要求。
对于离心压缩机,在工况切换或进入恶劣工况时,如高压差、最大负荷、最小负荷等工况,很有可能发生喘振现象,造成转轴前后窜动,以致出现滑动轴承的辅助推力面承受轴向载荷的情况。此时,由于辅助推力面没有设计专门的排油路,在辅助推力面处形成了一个油路循环的死胡同,高温度低粘度的油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滑动轴承辅助推力面产生局部高温区,导致巴士合金严重磨损并发黄,以致在高温挤压下发软脱落,造成滑动轴承烧瓦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转轴、转轴组件和压缩机,旨在减少因滑动轴承的辅助推力面产生局部高温所引起的滑动轴承烧瓦损伤。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滑动轴承,包括主推力面和辅助推力面,所述滑动轴承还包括用于引出所述辅助推力面处的润滑油的至少一个辅助排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排油路为设置于所述辅助推力面上的泄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槽的接入口位于所述辅助推力面的径向中部,且所述泄油槽延伸至所述滑动轴承的径向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槽沿所述辅推力面的径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槽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或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基体和设置于所述轴承基体以形成所述辅助推力面的合金层,其中所述泄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合金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槽的深度与所述合金层的厚度之差处于1mm至2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排油路为接入口设置于所述辅助推力面上的泄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轴承包括沿所述滑动轴承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辅助排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轴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辅助推力面上的至少一个储油槽,所述至少一个储油槽中至少部分所述储油槽对应设置至少一条所述辅助排油路,各所述辅助排油路的接入口与对应的所述储油槽连通。
进一步地,各所述辅助排油路的接入口位于对应的储油槽的内部或位于对应的储油槽边缘。
进一步地,各所述辅助排油路的接入口位于对应的储油槽的内部,所述接入口与对应的储油槽的边缘的距离为2mm至3mm。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轴承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所述储油槽;或者,所述滑动轴承包括一个环形的所述储油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轴,包括用于与滑动轴承的主推力面配合的主配合面和用于与所述滑动轴承的辅助推力面配合的辅助配合面,所述转轴还包括用于引出所述辅助配合面处的润滑油的至少一个辅助排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排油路为设置于所述辅助配合面上的泄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槽的接入口位于所述辅助配合面的径向中部,且所述泄油槽延伸至所述转轴的径向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槽沿所述辅助配合面的径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槽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或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排油路为接入口设置于所述辅助配合面上的泄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包括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辅助排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辅助配合面上的至少一个储油槽,所述至少一个储油槽中至少部分所述储油槽对应设置至少一条所述辅助排油路,各所述辅助排油路的接入口与对应的所述储油槽连通。
进一步地,各所述辅助排油路的接入口位于对应的储油槽的内部或位于对应的储油槽边缘。
进一步地,各所述辅助排油路的接入口位于对应的储油槽的内部,所述接入口与对应的储油槽的边缘的距离为2mm至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8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