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平流池气浮去油系统及去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7507.1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9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正;徐鹏飞;张大奎;姜海;李铁柱;关艳;林宁;钱峰;胡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40;C02F101/3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平流 池气浮去油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轧油泥平流池气浮去油系统,包括平流池一侧的溢流堰和挡油板、上部的撇油机和刮油刮渣机、另一侧的配水墙和底部的泥斗;其特征在于:在平流池入水口与配水墙之间设置搅拌器;在配水墙与搅拌器之间和平流池中分别设置溶气水释放器,溶气水释放器连接溶气装置,溶气装置设有空气压缩机和离心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企业固废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油泥平流池气浮去油系统及去油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钢材热轧过程中钢材热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润滑油、润滑脂、齿轮油和液压油,其中一部分泄露到浊环水系统中,其与钢材剥落的氧化铁皮,被浊环水冲入地沟后汇入旋流井,经旋流井沉淀后,粗颗粒铁皮定期被捞出,因其含油率较低可以作为烧结原料直接利用,但细颗粒铁皮被水带入平流池,细颗粒铁皮表面附有油膜,这部分铁皮和部分悬浮物经平流池沉淀后被抓斗抓出,即为热轧油泥。这种热轧油泥含油率较高,脱水后含油率一般为5~28%(质量比),全铁含量一般为65~70%(质量比),铁素含量高于铁精粉,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但不经去油的热轧油泥焙烧时会产生油烟,油烟的异味污染环境并严重危害作业人员健康,我国环保法规不允许这种含油物料不经去油直接使用。如某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每年热轧油泥产量达数万吨,堆存不仅占据很大的料场,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国内外钢铁企业和研究单位对热轧油泥的利用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投资小、处理成本低、处理过程环保的技术还几乎没有。目前传统的热轧油泥处理方法如下:
(1)焙烧法:将油泥在竖炉或回转窑中进行焙烧,该方法虽然能去去油泥中的油,但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会对空气造成较重的二次污染。(2)热还原法:即把还原剂和油泥混合装罐,在隧道窑中加热生产还原铁粉,该方法能耗高,投入产出比较小。(3)蒸馏法:即先对油泥进行加热脱水,再在密封装置中加热使油泥中的油挥发出来形成热油烟,该烟气被喷淋的冷油冷却后形成可回收的废油,去油后的铁鳞作为烧结原料利用。该方法去油工艺复杂,设备投资较高。(4)真空法:美国专利(US5964045)提出向回转窑中通入250℃热烟气对油泥进行干燥脱水,然后采用两段真空干燥设备在300℃条件下对油泥进行真空脱油。该方法容易使废油和水同时蒸发,造成废油粘结除尘器,影响除尘器运行和降低除尘效果,真空脱油增加了生产成本。(5)热清洗法:即将热轧油泥、碱性清洗剂和水在搅拌锅中加热至70~90℃,搅拌一定时间后,油泥中的油在机械力和化学力的作用下浮到液面上,废油通过溢油槽收集后卖给炼油厂。该方法的缺点是能耗高、清洗剂消耗量大、去油成本高。(6)常温清洗法:程秀芳在2006年第3期《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发表“轧钢铁鳞去油剂的研制”论文,报导了用常温去油剂清洗轧钢油泥,该方法不仅去油剂成本较高、还产生大量的废水需要进一步进行污水处理,更增加的油泥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对含油的热轧平流池浊水,通过对平流池来水进行搅拌气浮去除细铁鳞表面的油份和水中的油份及悬浮在水中悬浮物,从而达到去去油泥中油分的目的,使去油后铁鳞可以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回收的废油卖给炼油厂,同时改善浊环水水质,减少滤料消耗和延长过滤罐检修周期。与其他热轧油泥处理方法相比本方法优势明显。即利用已建成的平流池进行改造,无需建设专用的油泥处理生产线,节省投资运费,去油成本低,去油过程环保,不产生二次污染。
对平流池入水进行搅动使粘附在细铁鳞表面的油份被剥离到水中,再用溶气装置产生的溶气水释放的微气泡把水中的油和杂质浮至平流池表面形成废油,把表面的废油刮到集油槽,从平流池泥斗中抓出去油后的细铁鳞用作烧结或炼钢原料。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种热轧油泥平流池气浮去油系统,包括平流池一侧的溢流堰和挡油板、上部的撇油机和刮油刮渣机、另一侧的配水墙和底部的泥斗;其特征在于:在平流池入水口与配水墙之间设置搅拌器;在配水墙与搅拌器之间和平流池中分别设置溶气水释放器,溶气水释放器连接溶气装置,溶气装置设有空气压缩机和离心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7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