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无端子复合发热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58927.3 | 申请日: | 2015-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罗敏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敏聪 |
| 主分类号: | H05B3/28 | 分类号: | H05B3/28;F24D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端子 复合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红外发热板,尤其是一种新型无端子复合发热板。
背景技术
远红外发热是通过远红外线与人体的细胞相作用,使皮下温度上升,微血管扩张的一种加热形式,除了取暖的作用外,还有保健养生的效用。远红外复合发热板是利用该原理的一种产品,包括内部设有发热膜的板体,用于铺设于室内底面或墙面,在寒冷的地区和气候提供室内的取暖,现有的远红外复合发热结构一般包括至少两层复合板,在两层复合板之间设置发热膜,由于发热膜工作发热需要连接电线来取电工作,所以现有的发热板的表面一般设有两个节点用于连接电线,而且节点上由于设有触点,所以造成发热板上位于触点的位置不平整,在安装时需要在安装平面上预留相应的空位来配合触点的安装,使得线路连接和发热板安装都较为不便,而且由于触点外露,存在漏电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的发热板的板体一般是采用普通的刨花板来制作,在大批量生产时,材料供应量常常不足,而且普通刨花板在结构强度和防潮能力上较为欠缺,需要进行较多额外的处理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发热板无端子接线结构,解决原有的接线结构所带来的线路连接、发热板安装不便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结构包括两层桉树复合板及设于两层桉树复合板中的发热膜,发热膜连接有导电线,所述的桉树复合板上设有一走线槽,所述的走线槽两端贯穿于桉树复合板侧壁,所述的导电线由走线槽的侧壁引出进入走线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走线槽的底部设有贯通桉树复合板的引线孔。
优选地,所述的发热膜两侧设有沿发热膜边缘延伸的铜触片,所述的导电线分别与一铜触片连接并导出。
优选地,所述的导电线沿发热膜边缘外部绕行布设至走线槽处。
优选地,所述的走线槽为一设于桉树复合板侧壁的边角处的斜向槽,所述的走线槽两端贯穿于桉树复合板侧壁上相邻的两个侧壁。
优选地,所述的发热膜为碳晶发热膜。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的复合发热板无端子接线结构将导电线由复合板的内部引出到引线槽内,然后由引线槽两端引出,避免了在复合板的表面上设置触点和接线而造成的影响复合发热板表面的平整性的问题,也解决了由于平整性不好而带来的安装操作不便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便利性,而且无外露触点,避免了漏电危险,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桉木和竹为快速生长植物,原料的获取比较容易,适应于大批量的生产,而且复合板的强度较高,减少了额外处理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线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发热板无端子接线结构包括桉树复合板1及设于该桉树复合板1中的发热膜2,发热膜2连接有导电线3,所述的桉树复合板1上设有一走线槽4,所述的走线槽4两端贯穿于桉树复合板1侧壁,所述的导电线3由走线槽4的侧壁引出进入走线槽4内。
由于在某些情况下,引线要接入到桉树复合板的另一面进行连接,为了便于将导电线3引到桉树复合板1的另一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走线槽4的底部设有贯通桉树复合板的引线孔5。
在具体的电连接关系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热膜2两侧设有沿发热膜2边缘延伸的铜触片6,所述的导电线3分别与一铜触片6连接并导出。导电线3包括两根分别连接作为正负极的铜触片5的线材。
由于导电线3需要在桉树复合板1内部走线,为了不影响桉树复合板1内部的平整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电线3沿发热膜2边缘外部绕行布设至走线槽4处。
在走线槽4的具体形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走线槽4为一设于桉树复合板1的边角处的斜向槽,所述的走线槽4两端贯穿于桉树复合板1上相邻的两个侧壁。在实际的应用时,也可以设置其他结构的走线槽,例如,平行于桉树复合板1的一条侧边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敏聪,未经罗敏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8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集肤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载被叫通话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