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实证便秘的中药丸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44363.8 申请日: 2015-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232854A 公开(公告)日: 2016-01-13
发明(设计)人: 刘佃温;杨会举;刘世举;周凤蕊;刘翔;姜楠;刘俊红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中医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889 分类号: A61K36/889;A61K36/896;A61K9/20;A61P1/10;A61K33/04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代理人: 王逢伍
地址: 450008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实证 便秘 中药 丸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实证便秘的中药丸剂。

背景技术

便秘是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是临床上最常见、看似简单而实际上非常难治的一个疾病,也是全球公认的较为棘手的难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发达国家便秘的发病率15%~20%,我国便秘患者约占健康人群的10%~15%,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据估计约半数以上的人(50%~60%)曾受过便秘的折磨,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儿童和节食减肥者发生率较高,而且便秘经常是一些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唯一原因。便秘是一多发而常见的症状,它的形成无外虚实两种,实者多因阳盛之体或饮酒过度,嗜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耗伤津液,导致肠道燥热,津液失于输布,不能下润,乃致大便干结,难以排出。亦可因忧愁思虑,气机郁滞,致肠胃消化、通降、传导功能失常,糟粕内停,不能下行造成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因此,治疗实证便秘的药物上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实证便秘的中药丸剂,可有效解决实证便秘的用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大黄80-88g、芒硝120-132g、槟榔45-52g、芦荟120-132g、厚朴50-66g、枳实70-88g、木香35-44g、火麻仁120-132g和甘草80-88g,将上述原料药物粉碎成细粉,混匀,以水泛丸,干燥即得。

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治疗实证便秘功效,且组方科学,配伍合理,药源丰富,制备工艺简便,易于携带,使用方便,价廉效佳,无副作用,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大便排出困难,是治疗便秘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大黄81g、芒硝121g、槟榔46g、芦荟121g、厚朴51g、枳实71g、木香36g、火麻仁121g和甘草81g,将上述原料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5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干燥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大黄84g、芒硝126g、槟榔48g、芦荟126g、厚朴58g、枳实79g、木香39g、火麻仁126g和甘草84g,将上述原料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75目筛,混匀,以水泛丸,干燥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大黄87g、芒硝131g、槟榔51g、芦荟131g、厚朴65g、枳实87g、木香43g、火麻仁131g和甘草87g,将上述原料药物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混匀,以水泛丸,干燥即得。

本发明组方专为实证便秘所设,方中大黄苦寒,长于泻下攻积,善于治疗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不通之证为君药。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共为臣药。芦荟苦寒,归肝,大肠经,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肝火,火麻仁甘平,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积滞内阻,腑气不行,故以厚朴苦温下气,除满消胀,枳实苦辛破结、导滞消痞,槟榔苦、辛、温,消食导滞,木香辛行苦降,善行大肠之气,甘草调各诸药。诸药合用使泻下与行气并重,共奏峻下热结之功,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

大黄《本草正义》中记载:“大黄,迅速善走,直达下焦,深入血分,无坚不破,荡涤积垢,有犁庭扫穴之功。生用者其力全,迅如走丸,一过不留,除邪而不伤正气。”《本草切要》在论大黄治疗便秘中提到:“凡蕴热之症,藏府坚涩,直肠火躁而大便秘:……肥甘过度,胃火盛而大便结;纵饮太盛,脾火盛而大便结,必用苦寒,以大黄可也。”故为君药。

芒硝《珍珠囊》中论述:“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也。”为臣药。大黄长于泻下然软坚之力欠佳,芒硝有泻热、软坚通便之功,两者相须为用,则峻下热结之力增强。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主含蒽醌衍生物,一部分为游离状态,具有致泻作用的成分是蒽醌甙及双蒽酮甙,其泻下作用较其它相应甙元作用强。大黄的有效成分口服后,在消化道内被细菌代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而发挥泻下作用。亦有研究表明大黄发挥泻下作用的另一途径是番泻甙由小肠吸收后,经肝脏转化为甙元,刺激胃壁神经丛而引起大肠蠕动致泻,同时一部分以原型或甙元随血转运到大肠,刺激黏膜下神经丛和更深部肌肉神经丛等,使肠运动亢进,引起泻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4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