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AN聚合物溶液固含量测试压膜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44053.6 | 申请日: | 2015-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9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钟铃;胡金鑫;李颖华;王寅;葛刚;刘春明;翟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 地址: | 2123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an 聚合物 溶液 含量 测试 压膜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PAN聚合物溶液固含量测试压膜机,包括上面板、下壳体、上压盘、螺纹棒杆、下压盘,上面板通过支柱固定在下壳体上,螺纹棒杆的一端设有上压盘,螺纹棒杆的另一端螺纹穿过上面板,下壳体设有通道,通道内设有下压盘,下压盘的底部连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支撑板,弹簧支撑板还连接有折叠式杠杆的中部,杠杆的一个端部活动连接在下壳体上,杠杆的另一个端部连接有杠杆位置顶针,下壳体内设有用于杠杆位置顶针移动的导轨;该种PAN聚合物溶液固含量测试压膜机,在聚合物浆液固含量测试中获得更薄的聚合物膜,提高固含量测试准确性,并且能减少由于测试者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AN聚合物溶液固含量测试压膜机。
背景技术
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耐高温,是理想的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目前商业化的碳纤维主要有三种基体材料生产:聚丙烯腈(PAN)基、沥青基和黏胶基,其中PAN基碳纤维产量占碳纤维总产量的90%以上,是生产碳纤维最主要的工艺路线。
丙烯腈(AN)与共聚单体经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通过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水相沉淀聚合生成聚丙烯腈(PAN),工业应用中以溶液聚合为主。聚丙烯腈经过纺丝、预氧化、碳化、表面处理、上浆后制备成碳纤维。其中聚丙烯腈聚合物的固含量是纺丝过程的关键指标,其直接影响纺丝及碳化后纤维的线密度,线密度是碳纤维的关键物理指标之一,因此必须对聚丙烯腈聚合物的固含量进行精确检测,以保证供纺原液经纺丝、碳化后制备出合格的碳纤维产品。
现有PAN聚合物溶液固含量测试,使用两片玻璃片将一定质量的聚合物溶液通过人工挤压使其形成薄片状,然后使用聚合物的凝固剂冲洗聚合物薄片使其凝固,同时洗去浆液中的溶剂,烘干聚合物后称取质量,计算获得聚合物浆液固含量。在压膜过程中,由于不同测试者用力不均匀,使聚合物薄膜厚薄不均,部分溶剂会包裹在聚合物薄膜中而不能被完全洗去,最终会影响聚合物浆液固含量测试的准确性,造成不同测试者测试结果的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PAN聚合物溶液固含量测试压膜机,以提高PAN聚合物溶液固含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消除不同测试者之间测试产生的差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PAN聚合物溶液固含量测试压膜机,包括上面板、下壳体、上压盘、螺纹棒杆、下压盘,上面板通过支柱固定在下壳体上,螺纹棒杆的一端设有上压盘,螺纹棒杆的另一端螺纹穿过上面板,下壳体设有通道,通道内设有下压盘,下压盘的底部连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支撑板,弹簧支撑板的一个侧部连接有刻度指针,刻度指针延伸至下壳体外部,下壳体设有刻度标尺和用于刻度指针移动的滑槽,弹簧支撑板还连接有折叠式杠杆的中部,杠杆的一个端部活动连接在下壳体上,杠杆的另一个端部连接有杠杆位置顶针,下壳体内设有用于杠杆位置顶针移动的导轨,杠杆位置顶针连接有把手,把手延伸至下壳体外部。
进一步地,上面板的底面与下壳体的顶面相对设置,上压盘的底面与下压盘的顶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刻度标尺与下壳体的顶面垂直设置,弹簧与下壳体的顶面垂直设置,导轨与下壳体的顶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弹簧与弹簧支撑板垂直设置,弹簧支撑板与下壳体的顶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螺纹棒杆与上面板的底面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PAN聚合物溶液固含量测试压膜机,在聚合物浆液固含量测试中获得更薄的聚合物膜,提高固含量测试准确性,并且能减少由于测试者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4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