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7285.9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9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革;章铁成;王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59/06 | 分类号: | A01B59/06;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悬挂 机组 水平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整地是农业中常见的作业,但是,由于拖拉机悬挂机组没有水平自动控制装置,平整的土地高低不平,影响播种时出苗率一直性,或移栽的秧苗在土壤中的深度一直性。目前的拖拉机悬挂系统基本上是采用三点悬挂机构,该装置利用液压油缸驱动左右提升臂绕机架转动,带动左右提升杆拉动下拉杆,实现提升农具的目的。当悬挂机构处于某一高度时,悬挂的农具相对拖拉机的位置是不能移动的,即拖拉机走在不平的道路上左右摆动,就带动悬挂的农具在横向方向也左右摆动,使得农具无法在横向处于水平的耕作状态。有人提出把悬挂装置的一个提升拉杆换成一个平衡油缸(如专利201410360990.X),从工作原理上可以实现对悬挂农具的水平控制。但是,控制方法和系统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所以,生产中需要一种制造成本较低、对悬挂机组水平调整有效的控制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上拉杆、右提升臂、右提升油缸、倾斜提升油缸、右下拉杆、左下拉杆、左提升杆、左提升臂、左提升油缸、提升臂轴;其中,所述上拉杆的一端固定在拖拉机的后部,所述提升臂轴与拖拉机后部铰接;所述左提升臂的一端与提升臂轴的左端固定连接,右提升臂的一端与提升臂轴的右端固定连接;左提升油缸的一端与拖拉机后部铰接,另一端与左提升臂铰接;右提升油缸的一端与拖拉机后部铰接,另一端与右提升臂铰接;左下拉杆的一端和右下拉杆的一端均与拖拉机的后部铰接;左提升杆的一端与左提升臂的另一端铰接,左提升杆的另一端与左下拉杆铰接;倾斜提升油缸的一端与右提升臂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右下拉杆铰接;左下拉杆、右下拉杆和上拉杆的另一端均挂接农具;
所述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控制器、液压控制阀、初始化按钮、微调旋钮、手/自切换开关、手动调整开关、速度切换开关;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固定在拖拉机上;角度传感器、液压控制阀、初始化按钮、微调旋钮、手/自切换开关、手动调整开关、速度切换开关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上设置有与上位机相连的接口;倾斜提升油缸通过液压控制阀与拖拉机上的液压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反接保护模块、初始化模块、输入输出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平衡微调模块、平衡指示模块、手/自动切换模块、手动调整模块、速度切换模块、两个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初始化模块、微处理器模块、输入输出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平衡微调模块、平衡指示模块、手/自动切换模块、手动调整模块、速度切换模块、驱动模块的电源端口均与电源模块相连;外部12V电源通过反接保护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角度传感器模块、平衡微调模块、平衡指示模块、手/自动切换模块、手动调整模块、速度切换模块、驱动模块均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输入输出模块连接上位机和微处理器模块相连;驱动模块与液压控制阀相连;角度传感器模块与角度传感器相连;初始化模块与初始化按钮相连;平衡微调模块与微调旋钮相连;手/自动切换模块与手/自切换开关相连;手动调整模块与手动调整开关相连;速度切换模块与速度切换开关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外部电源输入座H101,开关插座SW01,稳压芯片U101,无极性电容C03、C05,极性电容C04、C06,电阻R101和电源指示灯D101;其中,外部电源输入座H101的正极输入端口和开关插座SW01的一端相连,开关插座SW01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101的电源输入端口、无极性电容C03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04的正极相连后作为第一电源输出端口;稳压芯片U101的电源输出端口、无极性电容C05的一端、极性电容C06的正极相连后作为第二电源输出端口;稳压芯片U101的接地端口接地;电阻R101的一端与电源指示灯D101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口相连;无极性电容C03、C05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04、C06的负极,电源指示灯D101负极相连后接地;
所述微处理模块为控制芯片U1;
所述反接保护模块包括摩斯管Q4和电阻R10;其中,摩斯管Q4的源极接地,漏极作为摩斯管Q4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座H101的负极输入端口相连,门极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