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的负载均衡的系统以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2145.2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6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庆升;云晓春;陈训逊;包秀国;任彦;徐杰;邹学强;刘洋;黄文廷;王慧;贾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王尧;夏平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载 均衡 系统 以及 实现 方法 | ||
一种基于流的负载均衡的系统以及实现方法,它包括服务器管理模块和会话表管理模块;服务器管理模块用于对各后台服务器进行管理;会话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会话表、规则表、服务器组表、端口组表和服务器属性表。本发明提出一种屏蔽端口基于会话的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可以屏蔽端口差异、组网差异,按会话进行同源同宿,最大可能保证会话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数据网络数据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采集设备上基于流的负载均衡系统以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集设备从IP数据网络获取流量,按一定负载算法从端口组中选一个端口把流量送到后台服务器。对于采集设备一个最基本原则就是保证流量同源同宿,也就是同一会话的流量发送到同一后台服务器。
采集设备通常把端口组作为分流目标,当向端口组中增加/删除端口时,会影响流量同源同宿;当端口组的端口UP/DOWN时,也会影响流量同源同宿。采集设备基于五元组(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进行负载均衡,如果应用场景IP有限或者IP地址不够离散,会引起部分服务器流量过高、部分服务器流量过低。目前的实现并没考虑流量的特征,如应用种类、报文复杂度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向端口组中添加/删除端口、端口组内端口UP/DOWN都无法避免,都会引起同一链接流量不能“同源同宿”。由于基于五元组进行负载均衡,很难均衡发挥服务器的处理性能。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屏蔽端口基于会话的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弥补现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的负载均衡实现方法。由于流量交给服务器处理,所以本发明中把后台服务器作为分流目标,而不是把分流端口作为分流目标,这里通过分流端口把流量送到后台服务器。同时通过对会话表的自动学习、老化、删除、刷新操作,实现基于流的同源同宿,最大程度保证同源同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流的负载均衡的实现系统,它包括服务器管理模块和会话表管理模块;
服务器管理模块用于对各后台服务器进行管理,服务器作为基本分流单位,每个服务器用自己的IP地址唯一表示,服务器的MAC地址手动配置,或者通过ARP协议学习;所述的服务器管理模块中设置各服务器的组网属性、权重属性,并且对各服务器进行排列;
会话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会话表、规则表、服务器组表、端口组表和服务器属性表;会话表是一组流的集合,一条流用目的IP和节目号标识;规则表是记录流的一种分流方法,条规则表里具有目的IP、服务器组编号信息;服务器组表是一组服务器的集合,作为最终负载均衡目标,记录有服务器IP;端口组表是一组端口的集合,负责把流量从端口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属性表存放服务器的工作状态和组网属性;所述的工作状态包括在线和离线两种工作状态,组网属性包括直连和跨交换机两种属性。
会话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会话表、规则表、服务器组表、端口组表和服务器属性表;会话表是一组流的集合,一条流用目的IP和节目号标识;规则表是一组规则表条目的集合,各条目里具有流的目的IP和服务器组编号信息;服务器组表是一组服务器的集合,作为最终负载均衡目标,记录有服务器IP;端口组表是一组端口的集合,负责把流量从端口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属性表存放服务器的工作状态和组网属性,所述的工作状态包括在线和离线两种工作状态,组网属性包括直连和跨交换机两种属性。
本发明中,根据本系统与服务器有两种组网方式,服务器的组网属性有两种:一种是本系统与服务器直连方式,另一种本系统与后台服务器跨交换机相连;服务器的权重属性用于表示服务器的性能和处理能力的强弱,服务器的权重越大代表处理能力越强。
一种基于流的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它采用基于流的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它包括服务器管理步骤和会话表管理步骤;
所述的服务器管理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2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