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测温、测压的多腔导尿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3867.1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B5/03;A61B5/01;A61M3/02;A61M1/00;A61L29/10;A61L2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温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的导尿管,尤其是一种带测温、测压的多腔导尿管。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测体温导尿管,能够方便病人在手术、急救或病人不方便时进行体温测量,以及体表体内温度的对比,但是该种导尿管通常为单层管体结构,功能单一,只能用于临床给病人测量体温,给病人测腹压时,还需另换测腹压导尿管,操作不便利,且这些导尿管抗菌性差,容易引起感染,不但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也给治疗、护理等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测温、测压的多腔导尿管,使用操作方便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测温、测压的多腔导尿管,包括至少包含有三个腔体的软管,所述软管内至少设有引流腔、进气腔和冲洗腔,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引流口和冲洗口分别对应连通引流腔和冲洗腔,并在软管的外壁上设有气囊与进气腔相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有分别与三个腔体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软管位于引流口一端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设置于冲洗腔内的导线相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头并设有用于与外部的信号读取装置连接的转接头,所述软管管体的外表面涂覆有纳米银涂层。
优选的,所述软管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引流口沿管体排布,所述冲洗口设置靠近引流口。
优选的,所述软管上设有双气囊,所述双气囊分别与进气腔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管内设有两个冲洗腔并对应设有冲洗口,两冲洗腔分别置于引流腔的两侧。
更优选的,所述软管由硅胶材质一体制作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导尿管采用多腔体的管体结构,通过进气腔对气囊进行充气,在引流的同时能够进行冲洗,实用性强;采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测温、测压,测量准确度高,使用操作安全方便,且在管体的外表面涂覆有纳米银涂层,更好地提高抗菌性,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软管与纳米银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测温、测压的多腔导尿管,包括至少包含有三个腔体的软管1,该实施例中,软管1设置包括引流腔11、进气腔12和冲洗腔13三个腔体,该软管1的一端设有引流口14和冲洗口15分别对应连通引流腔11和冲洗腔13,并在软管1的外壁上设有气囊16与进气腔12相连通,软管1的另一端设有分别与三个腔体连接的连接头,软管1位于引流口14一端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3和压力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3和压力传感器4与设置于冲洗腔13内的导线相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头并设有用于与外部的信号读取装置连接的转接头,通过温度传感器3测量病人的体温,压力传感器4测量病人的腹压,测量准确度高,使用操作安全方便,传感器对病人体内无刺激作用,减轻病人的痛苦。
使用时,将导尿管插入病人的膀胱,通过进气腔12对气囊16进行充气,使导尿管卡紧固定,在引流的同时能够进行冲洗,实用性强。为了提高导尿管的抗菌性,软管1管体的外表面涂覆有纳米银涂层2,且软管1由硅胶材质制作而成,材质柔软,具有弹性好、抗菌性好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软管1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引流口14沿管体排布,所述冲洗口15设置靠近引流口14,使引流更顺畅。
优选的,所述软管1上设有双气囊16,所述双气囊16分别与进气腔12相连接。
该导尿管可以采用四腔体的结构,具体的,在软管1内设有两个冲洗腔13并对应设有冲洗口15,两冲洗腔13分别置于引流腔11的两侧,有效提高冲洗效果。
以上所述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3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