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印刷电路板厂的硝酸铜废液中回用硝酸及回收铜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23604.0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永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硝酸铜 废液 中回用 硝酸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从印刷电路板厂的硝酸铜废液中回用硝酸及回收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厂剥挂架工艺使用浓硝酸溶解附着在制具上的金属铜,硝酸溶解铜的化学反应:Cu(s)+4HNO3(aq)→Cu(NO3)2(aq)+2NO2(g)+2H2O(l)…(浓硝酸),每溶解1摩尔铜需耗损4摩尔浓硝酸;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稀硝酸),每溶解1摩尔铜需耗损2.7摩尔稀硝酸。使用稀硝酸可减少硝酸耗损,但印刷电路板厂工艺为了提高溶铜速率,多以浓硝酸溶解铜,所以印刷电路板厂剥挂架工艺会排出含铜离子的浓硝酸废液。这类工艺一般使用浓度为40%的硝酸溶铜,当硝酸浓度约降至30%后排出硝酸铜废液,再换新硝酸水溶液溶铜。
硝酸铜废液组成:铜:约7%(主要为二价铜离子,几乎不含一价铜离子)、硝酸:约30%(约含有1%亚硝酸)、水份:约60%、其他金属离子或杂质:微量或不含。由此可见,印刷电路板厂在产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硝酸铜废液,所以需要对硝酸铜废液进行回收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从印刷电路板厂的硝酸铜废液中回用硝酸及回收铜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从印刷电路板厂的硝酸铜废液中回用硝酸及回收铜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将印刷电路板厂的硝酸铜废液注入废液暂存槽,用加药泵将硝酸铜废液泵入加药槽内,然后向加药槽内添加草酸产生草酸铜浆料,通过隔膜泵将加药槽内生成的草酸铜浆料泵入草酸铜浆料槽内;
b、以草酸添加量控制硝酸铜水溶液中的铜残余浓度,铜残余浓度決定了草酸的残余浓度,草酸添加量控制在理论需求量的90%以內;
c、在加药槽内采用中空丝膜滤出硝酸水溶液,使草酸铜浆料脱水,浓缩草酸铜;
d、草酸铜浆料经脱水后进入浓缩槽,草酸铜浆料在浓缩槽中以减压蒸发的方式蒸发掉废液的水份及残余的水气;蒸出物中有微量硝酸和氮氧化物,需再添加还原剂处理蒸出物,然后才排放蒸出废液;
e、浓缩槽在减压条件下操作,操作温度控制在60℃以下,热能由热泵供应,此种做法能够大幅度节省电力,10千瓦电力能够供应30千瓦热能;
f、在草酸铜浆料槽内设置有一层滤布,草酸铜浆料经由滤布将残余水分尽量去除,草酸铜在裂解槽内加上触媒升温裂解产生氧化铜与二氧化碳。
在步骤a中,草酸以稳定缓和的速率加入加药槽的槽体内,促使草酸铜的形成与增长。
在步骤d中,以日处理4吨硝酸铜废液,硝酸浓度为30%计,浓缩槽每日能够产出浓度为38%的硝酸3.4吨。
本发明使用草酸萃取硝酸铜废液中的铜离子,将铜离子以及硝酸分离开来:在酸性条件下,草酸能与二价铜离子结合产生固态草酸铜:
H2C2O4(aq)+Cu(NO3)2(aq)→CuC2O4(s)+2HNO3(aq)。
a)草酸的草酸根与硝酸铜的铜离子结合成草酸铜固体沉淀物;草酸的氢离子与硝酸根匹配成硝酸。亦即草酸可同时将溶解型的铜离子转成非溶解型的固态草酸铜以及将硝酸铜的硝酸根转化为硝酸。
b)硝酸分子量与铜原子量相近,依据上述化学式得知:草酸每去除1%铜离子,可使废液的硝酸浓度增加1%。
c)草酸铜在硝酸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几乎与酸度或温度无明显相关性。在硝酸浓度30~40%以及温度在0~40℃之间,草酸铜溶解度为0.002%(20ppm)。
d)硝酸铜废液中,如果草酸加入量低于铜离子当量数,草酸在废液中的含量低于12ppm。
e)草酸为固体酸,草酸溶解属吸热反应。草酸加入硝酸铜废液中,会使整体废液温度下降,致使废液温度比室温约低5℃。在这种温度下,废液中的亚硝酸不易与草酸起氧化还原反应,亦即草酸不会被亚硝酸完全分解,而残存在废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永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倍永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3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