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3548.0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8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华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家居 中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控制领域及安防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
技术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日常生活质量和安全有着更高的期待,有关家居管理的相关技术迅速发展,先是在美国兴起智能住宅要领,然后欧洲、日本、新加坡等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SmartHome)”的要领,住宅智能化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到目前形成了以安防监控为基础的智能建筑系统。在日本,邮电省与通产省于1986年组织日本的机械工业协会与电波技术协会共同组建HBS标准委员会,这里的HBS是指家庭总线系统。1990年前后,日本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示范性的智能住宅区,美国、新加坡也都建有基于EI在1988年制定的智能化住宅系统(HIS)及其通信标准——家庭总线(HDSHOMEDISTRUDUTIOSYSTEM)的智能化住宅。所有这些设计都是为住宅小区服务,需采用专门的总线系统,只适用于新建小区。
现有的安防系统一般情况下只提供对物业管理中心、业主手机或电话、110报警中心的报警提示,反而对家庭本身没有太多的安全告警信息,且现有的安防系统只能对所有防区进行统一的布防与撤防,不能单独的对每一防区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布防设置在有警情的情况下只有安防主机相应的指示灯作为参考。
对此,提供一种可以为单个家庭服务、无需布线、有良好操作界面、能够远程控制、可以语音通知现场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成了市场的必然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为单个家庭服务、无需布线、有良好操作界面、能够远程控制、可以语音通知现场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由计算机A、安防控制主机B、安防探头C、控制终端D、手持遥控器E及扬声器F组成。
计算机A包含控制软件也可受控于互联网上的客户端软件。安防控制主机B由无线接收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控制电路、音频发射模块四部分组成。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安防探头C的无线信号,控制电路受控于计算机A的程序命令,根据程序命令控制无线发射模块发射相应的无线控制信号,音频发射模块接收计算机A的音频输出信号,并进行调制发射,安防控制主机B根据接收的无线信号,反馈至计算机A,计算机A程序进行处理,分析其地址位,然后将对应其地址位语音信息的音频信号输出至安防控制主机B调制后开路输出,并控制安防控制主机B发出打开某一个控制终端D的无线控制信号。
安防探头C可以为目前所有已知的安防探测设备,包括其有线及无线的传输方式,且每个探头都包含独立的地址码。
控制终端D由无线接收模块、解调模块、放大电路及控制电路组成。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安防控制主机B发出的无线控制信号,对应地址位后解调射频信号为音频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控制电路打开扬声器F的通道输出。
控制终端D与扬声器E的结构都选择标准墙壁开关的结构以便于在不破坏原有装璜的基础上进行安装实施。
手持遥控器E是用于本地的统一布防与撤防设置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在不布控制线缆的基础上,实现对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的安装,且造价低廉。
2、提供友好的控制界面和较高的可操控性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在界面上缺乏友好性,用户可操控性较低等弱点。
3、具备良好的实用性
可针对于不同探头的反应输出不同的语音信息,如煤气泄漏时语音提示哪个厨房的煤气发生了泄漏,窗户被打开后能被语音告知哪一扇窗户被打开了。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发明的设备构成图
*附图主要部分符号说明*
A:由计算机B:安防控制主机
C:安防探头D:控制终端
E:手持遥控器F:扬声器
图2为该发明的系统运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由计算机A、安防控制主机B、安防探头C、控制终端D、手持遥控器E及扬声器F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华,未经王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3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