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制冷控制方法、低温制冷控制装置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2269.2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8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侯泽飞;宋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制冷 控制 方法 装置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温制冷控制方法、一种低温制冷控制装置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尤其对环境舒适度和洁净度的要求逐渐提升,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很多场合仍然需要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来保持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范围,如高级餐厅、数据机房等。
传统空调器在运行制冷模式时,外界环境温度往往控制在25℃至35℃,而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如果空调器需要运行制冷模式,空调器的负荷就会相对较小,室外机冷凝器换热效果好。但与此同时,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比较小,这就造成在绝热节流过程后进入室内蒸发器的制冷剂处于较低的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蒸发温度过低会造成室内机结霜,严重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另外,蒸发温度过低还使得压缩机回气温度较低,容易形成液击,使空调系统的运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因此,如何避免低温制冷时因室外制冷剂压力过低而造成的结霜、液击等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避免低温制冷时因室外制冷剂压力过低而造成的结霜、液击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低温制冷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低温制冷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具有上述低温制冷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低温制冷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器,包括:在低温制冷模式下,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室外冷凝器出口温度;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室外冷凝器出口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出口温度;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室外冷凝器的外设遮风装置的遮盖面积。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低温制冷控制方法,在低温制冷模式下,由于室外温度过低,室外冷凝器的换热效果较好,就造成室外冷凝器出口温度较低,带来因制冷剂压力过低而产生的结霜、液击等问题。因此,在低温制冷模式下,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外冷凝器出口温度,从而在室外冷凝器出口温度低于预定出口温度时,增大外设遮风装置遮盖室外冷凝器的面积,使室外冷凝器与外部环境的换热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室外冷凝器的换热效果,维持制冷剂压力处于合理范围,其中,所述遮盖面积越小,所述室外冷凝器与外部环境的换热面积越大。通过该技术方案,削弱了室外冷凝器与外界环境的换热,维持室外制冷剂压力处于合理的范围,避免因室外制冷剂压力过低而造成的结霜、液击等问题,增加了空调系统在低温室外环境温度下的运行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器的室外冷凝器出口温度之前,还包括: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温度;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环境温度;当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环境温度时,进入所述低温制冷模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低温制冷控制方法,可以预先对当前环境温度进行判断,在当前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定环境温度时,判定当前环境温度过低,可开启低温制冷模式,以避免因室外制冷剂压力过低而造成的结霜、液击等问题,增加了空调系统在低温室外环境温度下的运行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空调器的室外冷凝器出口温度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预定环境温度和所述预定出口温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低温制冷控制方法,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预先设置预定环境温度和预定出口温度,从而提升了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所述空调器的室外冷凝器的外设遮风装置的遮盖面积,包括: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遮风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外设遮风装置沿所述室外冷凝器移动,使所述室外冷凝器被所述外设遮风装置覆盖的遮挡面积增大,以使所述室外冷凝器与所述外部环境的换热面积减小;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不调整所述遮挡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2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