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焚烧炉废气处理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01566.9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9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华文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文蔚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B01D4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焚烧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焚烧炉废气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焚烧炉废气是废气治理领域中较难处理的废气种类之一,废气的成分较为复杂,含有酸性气体、颗粒、同时伴有油性物质,目前,本领域中还没有能够高效处理焚烧炉废气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焚烧炉废气处理的装置。
一种用于焚烧炉废气处理的装置,包括焚烧炉A、带有碱性物质喷洒器的反应器B、旋风分离器C、以及洗气装置D;
其中,焚烧炉A排除的废气通过管路连接带有碱性物质喷洒器的反应器B,带有碱性物质喷洒器的反应器B中,将碱性物质通过喷洒器喷出与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反应,带有碱性物质喷洒器的反应器B的废气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旋风分离器C,在旋风分离器C中,出去废气中带有的颗粒,旋风分离器C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洗气装置,其中,洗气装置D包括有竖塔、横塔、洗气室和油气分离室;竖塔纵向分割成进气室和喷淋室,进气室和喷淋室中部相连通,喷淋室顶部装有喷淋头;横塔与喷淋室底部相连通,横塔顶部分布有喷淋头;与横塔端部连通的管道插入洗气室液面下,洗气室顶部经管道连接引风机,引风机的输出经管道与油气分离室上部的入风口连通,该油气分离室上部还设有出风口,在入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一分油挡板,该分油挡板靠近入风口一侧;所述横塔至少底部为倾斜结构,与喷淋室连通的一端高,与管道连通的一端低;所述喷淋室底部为倾斜结构,往横塔方向倾斜;所述油气分离室底部为倾斜底,在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油口,排油口为圆形管,内径为0.1-1米;洗气室的上部设有排水口,下部设有出泥口,出泥口为圆形管,内径为0.5-2米。
本发明的装置,克服了传统技术中塔内积尘问题,而且气体在塔内保持有较长的停留时间,达到充分洗涤和降温的效果,污水也能顺着倾斜面高速排出,不留积尘和积水死角,配合洗气室和油气分离室,既可净化气体,也能不停机进行必要的清淤等作业,对沉淀分离出的污水再利用等特点,能够使得焚烧炉的废气得到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洗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焚烧炉废气处理的装置的具体结构,图1、2中:
A-焚烧炉、
B-带有碱性物质喷洒器的反应器、
C-旋风分离器、
D-洗气装置、
1-竖塔、
11-进气室、
12-喷淋室、
2-横塔、
3-洗气室、
31-排水口、
32-出泥口、
4-油气分离室、
41-入风口、
42-出风口、
43-分油挡板、
44-排油口、
5-喷淋头、
6-管道、
7-引风机。
参照图1、2,一种用于焚烧炉废气处理的装置,包括焚烧炉A、带有碱性物质喷洒器的反应器B、旋风分离器C、洗气装置D;焚烧炉A排除的废气通过管路连接带有碱性物质喷洒器的反应器B,带有碱性物质喷洒器的反应器B中,将碱性物质通过喷洒器喷出与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反应,带有碱性物质喷洒器的反应器B的废气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旋风分离器C,在旋风分离器C中,出去废气中带有的颗粒,旋风分离器C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洗气装置,其中,洗气装置D包括有竖塔1、横塔2、洗气室3和油气分离室4;竖塔1纵向分割成进气室11和喷淋室12,进气室和喷淋室中部相连通,喷淋室顶部装有喷淋头5;横塔与喷淋室底部相连通,横塔顶部分布有喷淋头;与横塔端部连通的管道插入洗气室液面下,洗气室顶部经管道连接引风机7,引风机的输出经管道6与油气分离室4上部的入风口连通,该油气分离室上部还设有出风口42,在入风口41与出风口42之间设有一分油挡板43,该分油挡板靠近入风口一侧;所述横塔至少底部为倾斜结构,与喷淋室连通的一端高,与管道连通的一端低;所述喷淋室底部为倾斜结构,往横塔方向倾斜;所述油气分离室底部为倾斜底,在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油口,排油口44为圆形管,内径为0.5米;洗气室的上部设有排水口31,下部设有出泥口32,出泥口为圆形管,内径为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文蔚,未经华文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1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煤脱硫脱硝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同步脱硫脱硝反应吸收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