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MODF构造方法及其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85965.0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7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孙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modf 构造 方法 及其 网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MODF构造方法及其网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射频电子标签与MODF托盘支架上的端口以及跳纤进行物理式关联;2)创建MODF框架,开启改造流程,再将射频电子标签以及射频电子标签数据与所述端口绑定;3)现场校验4)设置跳纤库;5)设置工单施工场景;6)设备维护7)设置巡检场景8)MODF一览。所述网管系统包括由人员管理模块、光纤总配线架搭建模块、建设工程管理模块、射频芯片标签管理模块、工单管理模块、运营管理模块、报表功能以及日志管理组成。其有益效果为:基于RFID技术的MODF构造对存量的改造、维护便利,避免了给施工人员增加额外的负担;网管系统能够满足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符合实用性原则;满足复用的要求,最大程度的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总配线架设备的建造方法及其网管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MODF设备的中心机房海量光纤,存在户外和楼道设备海量分散,不易管理;跳纤混乱,光纤不易管理;光纤端口利用率低,资源管理不准确;人工操作效率低,错误率高等问题。其中,MODF:光纤总配线架(mai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s),线路侧连接室外光缆,设备侧连接光线路终端或传输设备,可通过跳纤调度光缆中的纤芯序号及改变光传输系统的路序,且具有光缆固定与保护装置和测试端口的敞开式配线连接设备。跳纤:(optical fiber jumper),一根两端都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尾纤:(pigtail),一根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另一方面,也缺少专门为MODF设计的、高效的网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光纤总配线架设备的建造方法及其网管系统,具体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MODF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射频电子标签与MODF托盘支架上的端口以及跳纤进行物理式关联;2)创建MODF框架,再将射频电子标签以及射频电子标签数据与所述端口绑定;3)设置跳纤库,将跳纤数据以及对应跳纤的长度存入所述跳纤库中;4)设置工单施工场景,根据当前端口的位置,查询到在数据库中当前端口对应的射频电子标签数据,在将跳纤插入端口后,将与端口、跳纤绑定的射频电子标签数据传送至系统的工控机,完成工单;5)设置巡检场景,获取光纤总配线架所有端口的射频电子标签数据,将射频电子标签数据与工控机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保存下所有不一致的情况并将所述不一致的情况发送至工控机。
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MODF构造方法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步骤1)中物理式关联为以MODF上的端口为单位,在每一个端口上设置射频电子标签;在每一根跳纤上的两个插口设置射频电子标签。
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MODF构造方法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步骤2)中创建MODF框架包括如下步骤:Ⅰ)在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输入MODF设备数据;Ⅱ)在MODF设备数据中的MODF信息表以及MODF框架与MODF设备的关联表增添MODF框架的参数;Ⅲ)在MODF设备数据中的子框、托盘信息表中增添MODF子框及托盘的参数;Ⅳ)在MODF设备数据中的端口信息表中增添端口参数。
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MODF构造方法的进一步设计在于,端口与跳纤上的射频电子标签均通过读卡器扫描以读取绑定的射频电子标签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5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储物箱内物品查询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杂图像文字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