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级过滤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4826.6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3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帅 |
主分类号: | B01D24/12 | 分类号: | B01D24/12;B01D2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级 过滤 罐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级过滤罐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罐是一种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过滤的装置,多采用立式结构,根据过滤装置进出口压力差的大小对滤料进行反冲洗,清洗滤料层中所含的杂质,从而保持过滤层良好的过滤性能和滤后水的水质。
传统的过滤罐多为立式布置,这种立式过滤罐一方面单体过滤面积小、滤速低、需要体积大;另外,安装要求空间大,存在诸多不便。
目前使用的过滤装置,一类是采用砂石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等,这类过滤装置采用的滤料价廉易得、易洗净再生,造价低,但是存在滤速小、要求反冲洗强度大、反冲洗后滤料易混层等缺点;另一类是采用纤维过滤材料,如纤维球高速过滤装置和长纤维过滤装置等,这类高速过滤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滤速小、要求反冲洗强度大、反冲洗后滤料混层的问题,但是也存在造价高、寿命短、滤料易板结、洗净再生困难等问题。
过滤罐通过进出口压力差的大小来控制反冲洗的这一方式,当滤料或过滤介质发生变化时,滤速和压力差的对应关系也相应发生改变,不能准确地控制滤速,也不能准确地控制过滤周期和反冲洗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动分级过滤罐装置,所述过滤罐罐体采用卧式布置、滤层采用大粒径的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等价廉易得、易洗净再生的滤料,在增大过滤面积,提高滤速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造价。所述过滤罐采用反级配滤料布置,大粒径、大比重的滤料在底部,反冲洗后能自动分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自动分级过滤罐装置,包括罐体、集水管和布水管,在罐体上方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出气管和反冲洗排水管,在罐体的侧面设有人孔和观察孔,所述罐体为卧式放置,所述布水管设置在罐体内部的上部并与进水管相连,孔口向上,在出水管上设有反冲洗进水口,罐体下方设有放空管,在罐体内部的底部设有进气管,所述集水管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上方,所述集水管与出水管相连,在集水管和所述布水管之间设有滤板,滤板上方设有滤料层,在进水管上设有流量计和进水管电动阀门。所述滤料层由一种或多种大粒径的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的组成,所述滤料层由多种滤料组成时,所述滤料层结构为底部为大密度的滤料、上部为小密度的滤料,自下而上粒径分布为大—小或大—小—大。
在所述布水管上设有布水管孔口,布水孔口向上开设。
在所述集水管上设有集水管孔口,集水管孔口向下开设。
在出水管上设有反冲洗进水口和出水管电动阀门。
在出气管上安装有出气管远传压力表和出气管电动阀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所述布水管上设有布水管孔口,布水孔口向上开设。
在所述集水管上设有集水管孔口,集水管孔口向下开设。
在出水管上设有反冲洗进水口和出水管电动阀门。
在出气管上安装有出气管远传压力表和出气管电动阀门。
所述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滤料的粒径级配范围分别为0.5-16.0mm、0.5-4.0mm、0.25-8.0mm。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罐体采用卧式布置,增大了单体过滤面积,提高了滤速,增大了单体处理能力,减小了单个罐体体积;
2)滤料层采用一层或多层大粒径的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等不同密度的滤料,滤料价廉易得,易洗净再生,从而降低了过滤罐的整体造价;
3)滤料层自下而上采用大—小—大的粒径分布时,上部为大粒径小密度的滤料,中部为小粒径中等密度的滤料,下部为大粒径大密度的滤料,待滤水自上而下流经滤层时,大颗粒的物质首先被上部滤料层截留,中部小粒径滤层不易堵塞、含污能力增大,从而延长了过滤周期;
4)采用流量控制过滤周期,流量变化能够直观、准确、迅速地反映出滤速的变化,实现了过滤和反冲洗过程的自动、准确、快速地切换;
5)采用流量控制反冲洗强度,通过进水流量变化来控制反冲洗时的反冲洗进气、反冲洗进水强度,既能保证滤料不被冲跑,又能保证反冲洗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帅,未经王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4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水滤芯及净水滤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雨水弃流净化储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