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装置及卸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9611.5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4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谢明义;付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朗锐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何朝旭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离心 浇注 卸料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卸料装置及卸料方法,尤其是一种悬挂式离心注胶机卸料装置及卸料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铸造机主要用于生产各类直径的筒体活塞环,直径尺寸从200mm-900mm,高度200mm-500mm,铸件质量从20公斤-150公斤。
为了生产大直径筒体环,卸件顶出采用液压油缸为动力,顶推力大,机器额定的卸件顶出力为40000N,在生产小直径的筒体环时,推杆顶出筒体环时的力道大,操作人员来不及用专用的夹具夹住筒体环后慢慢拖出,因此筒体环容易直接从离心铸造机中弹出烫伤操作人员,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且自动化程度较低。
并且由于推杆推力比较大,在筒体环推出过程中,当筒体环遇到挡板的阻力时,极易使传动轴折弯,此时就需要重新更换轴,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频繁的更换轴也会降低整个设备的加工效率。
更进一步,由于铸件质量一般在20公斤-150公斤,重量大,因此人工用专用夹具夹取,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对工作人员的体力耐力要求均较高,普通的工人难以胜任。
因此,设计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省力,提高离心浇注机传动轴寿命的定位保护装置很是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控制推杆的行程来将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加工完的筒体环铸件推出的卸料装置以及卸料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装置,包括悬挂式离心浇注机,所述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包括推杆、驱动所述推杆往复运动的液压油缸以及控制所述液压油缸工作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悬挂式离心浇注机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推杆进退行程的限位机构及工件感应装置,所述限位机构及工件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启停所述液压油缸的工作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装置,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置可调的设置在所述推杆上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第一端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进给终止触头,其第二端设置有位置可调的退槽终止触头,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进给终止触头配合发送第一停止信号,所述法兰盘与所述退槽终止触头配合发送第二停止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装置,其中: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行程调整支架,所述行程调整支架包括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离心浇注机上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上设置所述进给终止触头,所述右支架上设置所述退槽终止触头。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装置,其中: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一底板设置在所述离心浇注机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左支架、右支架滑动的滑槽,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分别连接有驱动它们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装置,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位移传感器,两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位置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装置,其中:所述行程调整支架包括一平板,所述平面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悬挂式离心浇注机上,所述平板X轴方向开设有指定长度的滑槽,所述进给终止触头及退槽终止触头均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平板上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装置,其中:还包括自动取料装置,所述自动取料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并在所述控制装置接收第一停止信号后启动。
一种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筒体环铸件的尺寸,调节限位装置中的进给终止触头及退槽终止触头的间距,并调整所述法兰盘的位置;
S2,启动液压油缸驱动推杆向所述筒体环铸件推进,当所述法兰盘与进给终止触头接触时向控制装置发出第一停止信号停止所述液压油缸;
S3,人工或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自动取料装置将所述筒体环铸件取出;
S4,当工件感应装置感应不到所述筒体环铸件,其发信号控制所述液压油缸驱动所述推杆退回,当所述法兰盘与退槽终止触头接触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第二停止信号停止所述液压油缸。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式离心浇注机卸料方法,其中:步骤S1中,所述进给终止触头及退槽终止触头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筒体环铸件的长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朗锐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朗锐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9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