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68049.6 申请日: 2015-11-12
公开(公告)号: CN105213721A 公开(公告)日: 2016-01-06
发明(设计)人: 曹蕾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分类号: A61K36/8945;A61P1/00;A61K35/5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峨眉***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胃下垂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

目前西医采取的治疗方法为: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可参照慢性胃炎治疗;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供给吗叮啉或胃复安;合并便秘者首选莫沙必利片;试用ATP治疗,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时肌注,25日为1疗程,间隔5天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必要时放置胃托。这些方法多为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大,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大。

胃下垂相当于中医学的“胃缓”,这一名称,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云:“脾应肉,……肉胴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胭不坚者,胃缓。”明确指出肌肉瘦弱与身形不相称的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的则胃缓。《金匮要略》中所述的“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颇类似本病的症状。历代医籍中,虽未将胃缓作为专门病症加以讨论,但不少有关脾胃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载述中,多涉及到胃下垂的症状,如腹胀、痞满、嗳气等。

综合古今医家的意见,胃下垂的病因分先天与后天两类。先天因素为禀赋薄弱,体质亏虚;后天则可归纳为饮食失调,久病或产育过多,七情违和等。其病位在脾胃,主要病机可概括为虚、瘀二字,而以虚为主。

气(阳)虚或因禀赋素亏,思虑伤脾,致脾虚气陷,健运失司,肌肉不坚,胃腑失固而下垂,或因素体阴虚,嗜茶多饮伤陌,过食寒凉伤脾,致中焦升降失司,水津停滞,化为痰饮,气血无生,经筋失养而下垂。

阴虚多因素体阳虚,或久病多产育伤及阴血,五志气火内燔,致胃阴不足,胃之筋脉失于濡润,缓纵不收,造成胃下垂。

可归纳为以下5种分型。

1、阳虚饮停

症见脘腹坠胀不舒,食后甚,喜暖喜按,心下悸动,胃内振水声或水走肠间辘辘有声,或呕恶清水痰涎,或兼头晕目眩、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滑或弦细。治宜温阳化饮,和胃降逆。

2、脾虚气陷

症见素体体弱,脘腹坠胀,食后、站立或劳累后加重,纳差食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缓。治宜补气升陷,健脾和胃。

3、胃络瘀阻

多见于病程较长或慢性病伴胃下垂者。其症胸膈痞满,脘腹坠胀疼痛,痛如针刺,固定不移,食后或入夜尤甚,但按之濡软,形瘦,面色晦暗,或有呕血、黑便,舌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沉细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疏肝养血。

4、胃阴不足

症见胃脘痞满灼热,隐隐作坠疼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烦渴喜饮,呕恶纳呆,体质偏瘦,大便偏干,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胃阴,和胃降逆。

5、肝胃不和

症见胃脘痞胀疼痛,甚则连及两胁,呃逆、嗳气频频,食后尤甚,善太息,或嘈杂噫酸,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治宜疏肝和胃,调畅气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明一种治疗胃下垂效果较好的中药制剂。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发明人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首先依据中医药理论对胃下垂的辨证认知,结合自身的行医经验,发明一个新的中药组方;然后根据临床实践的效果和现代中药制剂工艺的特点,对组方药材的种类和比例进行反复调整和摸索,最终发明了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由该组方制成的中药制剂对胃下垂疗效显著。该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

吴茱萸7-28份、黄芪7-34份、党参8-40份、旋覆花7-29份、桂枝6-16份、鸡内金6-22份、山药6-26份、蒲公英6-20份、升麻6-19份、枳壳6-18份、茯苓7-30份、苍术8-37份、补骨脂6-21份、鲜石榴皮8-44份、甘草5-14份。

在组方药材的范围内优选出来的具有较佳疗效的3个组方配比分别为(以重量份计):

配比1:吴茱萸17份、黄芪20份、党参24份、旋覆花18份、桂枝11份、鸡内金14份、山药15份、蒲公英13份、升麻12份、枳壳12份、茯苓18份、苍术22份、补骨脂13份、鲜石榴皮25份、甘草9份。

配比2:吴茱萸19份、黄芪22份、党参26份、旋覆花16份、桂枝13份、鸡内金14份、山药14份、蒲公英14份、升麻14份、枳壳13份、茯苓19份、苍术24份、补骨脂12份、鲜石榴皮27份、甘草1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8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