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及印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67053.0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6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樊鹏;李尧;贾东光;姜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官保 |
主分类号: | B41F9/02 | 分类号: | B41F9/02;B41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殷玲;吴鹏 |
地址: | 10005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相 凹版 接线 印刷机 印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设备分为雕刻凹版印刷设备和照相凹版印刷设备。凹版印刷工艺分为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和照相凹版印刷工艺。二者截然不同。
用雕刻凹版印刷机和印刷技术所获得的印品的印记(油墨)是凸出于纸张表面,用手抚摸它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感觉;印品墨色的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用照相凹版印刷机和印刷技术获得的印品的印记(油墨)是平的,用手抚摸它没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谈不上印品墨色的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弱。
公知的接线印刷设备及印刷工艺有多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521745,公开了一种单、双面两用接线对印胶印机,包括纸张控制机构、胶皮滚筒、印版滚筒、压印/转印滚筒以及供墨系统,在所述胶皮滚筒和印版滚筒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相压的印刷胶皮和印版,所述印刷胶皮为单胶皮两单元结构,印版为单版两单元结构,所述压印/转印滚筒与胶皮滚筒的印刷胶皮对应相压,所述供墨系统用于对印版滚筒供墨。在胶印单面印刷和胶印双面同时印刷时,均采用单张连续进纸方式,无需对设备进行任何调整,在应用双面对印功能时,正、背图文制作在同一块印版上,能将工程化大生产中对精确对印影响的因素降至最小,正背对印误差小于0.1mm,保证透光变色,数据化水印、双面接线和正背接线等高等级印刷防伪技术在大生产稳定运行。
中国专利申请CN200910243297,公开了一种雕刻凹版双面对印印刷方法及设备。通过在两个印版滚筒上分别装设有数量相等的一块以上的印版,其中第一印版滚筒设第一印版,第二印版滚筒上装设第二印版;在转印/压印滚筒上设有比第一或第二印版滚筒上设置的印版数量多一倍的偶数块转印/压印垫层;使承印物连续地输送至转印/压印滚筒与其中一个印版滚筒之间进行印刷。由于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印版滚筒连续地与转印/压印滚筒对应相压,从而使转压/压印滚筒在与第二印版滚筒对应相压时,其各转压/压印版上始终具有被转印的印版的图纹,经一次印刷能将正、背两面的图纹同时转印于承印物的正、背两面,因此实现了连续的不间断的双面印刷,较同类型的雕刻凹版双面对印的生产效率提高100%。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501945,公开了一种多色接线丝网印刷工艺及设备,涉及单张纸轮转丝网印刷技术领域。利用卫星式布局的四色组给墨单元把油墨转移给四个色模滚筒上的凸版;由不同色模凸版将不同颜色分区域汇聚到双倍径集色压印滚筒的集色橡皮布上;结合印钞特有的接线工艺,再通过大空档传递给丝网滚筒内的接线滚筒印版上,形成精确的油墨图案;最后通过丝网版滚压到纸张,形成多色接线图纹。可实现不同颜色防伪油墨如OVI与OVMI的接线丝网印刷工艺,还可以实现普通油墨与OVI、OVMI、无色荧光油墨等拼图接线丝网印刷工艺和夹色丝网印刷工艺;印刷生产成品率高、接线准确、丝网版清洗、更换、绷紧等操作方便。
中国专利申请CN200910242289,公开了一种印钞设备,该印钞设备包括进纸部分、印刷部分、印后处理部分及出纸部分,其中,所述印刷部分包括凸版印刷单元、集色号码印刷单元、漏印单元,所述印后处理部分包括磁定向单元、无墨压凸单元及双面涂层单元,且前述印刷部分的各印刷单元均围绕中心压印滚筒间隔设置。该发明的印钞设备集凸版、孔版、横码、竖码、磁化、压凸、涂层及光能干燥于一体,即其可将八道工艺流程置于一机之内,而且其体积可以不大于一台凹印机,同时,在结构上省去了几套进、出纸部件,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与单机生产比较,占用场地面积小、生产流程短。
中国专利申请CN200910084800,公开了一种具有集色号码的印品及其印制方法与印制设备。所述集色号码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墨色在字体上集色或叠色线印刷构成,其印制方法是以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供墨系统同时对一个号码机字面复式交叉传递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油墨,进行集色或叠色线印刷。号码其字体是一码多色,色彩别致、美观,具有防伪功能,适于票据、证券、钞票印制防伪号码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官保,未经樊官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7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