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66665.8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于泓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4/24;H04W4/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手机 流量 过度 消耗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用户自身使用网络的习惯和特点,合理设置操作选项,包括设置手机流量阀值N、3G网络应用名单、4G网络应用名单、默认网络连接方式和提示框;
S2、检测当前是否为3G、4G网络混合覆盖并注册,若是,则根据所述默认网络连接方式,将当前手机空闲状态时设置为4G或3G;否则直接将网络设置为3G;
S3、获取当天手机卡套餐的剩余流量,判断手机流量余额比例是否高于所设阀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4;否则直接将网络设置为3G;
S4、当手机上的应用开启后,检测手机当前的网络连接类型,判断所述应用的应用名单所属网络是否与当前网络类型一致,若一致,则网络不切换;若不一致,则切换成应用名单相对应的网络连接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步骤:设置操作选项时,设置提示框是否在切换网络时弹出和是否在手机流量余额比例小于阀值时弹出,并在弹出提示框后显示相关操作选择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判断手机流量余额比例是否高于所设阀值的步骤包括:
S31、查询当月剩余流量R与总流量S;
S32、将总流量S除以剩余流量R与,得到手机流量余额比例Q;
S33、比较Q与手机流量阀值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当手机处于通话状态时,自动切换为3G网络。
5.一种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定义设置操作选项的操作选项设置模块、检测网络类型的网络检测模块、判断手机流量余额的判断模块、切换网络类型的网络切换模块和弹出提示框的提示框弹出模块;所述网络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网络切换模块,所述判断模块还与所述操作选项设置模块、所属提示框弹出模块连接,所述提示框弹出模块与所述网络切换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选项设置模块自定义设置操作选项,包括设置手机流量阀值、3G网络应用名单、4G网络应用名单、默认网络连接方式和提示框;
所述网络检测模块检测当前网络是否为3G网络与4G网络混合覆盖并注册;
所述判断模判断手机流量余额比例Q与所设手机流量阀值N的大小,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当前运行的应用属于3G网络应用名单还是4G网络应用名单;
所述网络切换模块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结果切换网络连接;
所述提示框弹出模块由所述操作选项设置模块设置,所述提示框弹出模块弹出提示框后,在提示框内显示相关操作选择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框弹出模块由所述操作选项设置模块设置成是否在切换网络时弹出和是否在手机流量余额比例Q小于阀值N时弹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切换模块切换网络时,所述提示框弹出模块弹出提示框,提示操作者将要切换网络,并询问是否继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手机流量余额比例Q少于阀值N时,所述提示框弹出信息询问操作者是否执行切换3G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手机流量过度消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选项设置模块设置手机处于空闲状态时的默认网络连接方式为4G或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66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回重建内存空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刮板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