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泄漏卸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64690.2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贵斌;许润强;妥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62;B67D7/72;B67D7/5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泄漏卸碱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充气管道、液碱槽车、卸碱管道和储碱罐;卸碱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和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设置于储碱罐处;液碱槽车上设置有加碱口和卸碱口,加碱口通过密封机构与充气管道相连接;卸碱口与卸碱管道相连接。本装置卸碱过程安全可靠,卸完碱后无残留液流至地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腐蚀性液体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泄漏卸碱装置。
背景技术
30%的商品液碱(NaOH水溶液)具有强腐蚀性,而运送的槽车基本是不带动力(泵),一般用离心泵卸车时当卸车完毕后,拆卸管道时管道内的残留液会流至地面,需及时冲洗且冲洗水导致污染;同时离心泵本身易发生泄漏,导致喷溅,影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泄漏卸碱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碱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泄漏卸碱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充气管道、液碱槽车、卸碱管道和储碱罐;卸碱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和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设置于储碱罐处;液碱槽车上设置有加碱口和卸碱口,加碱口通过密封机构与充气管道相连接;卸碱口与卸碱管道相连接。
进一步地,密封机构包括沿加碱口外壁设置的若干个向外凸出的卡片,充气管道的一端连接处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管径大于充气管道的管径,沿连接管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向内凸出的卡槽,卡槽与充气管道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加碱口与连接管通过卡片和卡槽相连接。
进一步地,卸碱管道为由耐腐蚀的软管和不锈钢管相连接的U型管;软管与液碱槽车相连接,所述不锈钢管与储碱罐相连接。
进一步地,不锈钢管靠近液碱槽车的竖直管段上设置有单向阀;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储碱罐处。
进一步地,液碱槽车与储碱罐的管道连接处设置于储碱罐的顶端。
进一步地,气泵和充气管道,液碱槽车和卸碱管道,卸碱管道和储碱罐之间的连接处均采用快速接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卸碱过程安全可靠,卸完碱后无残留液流至地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零泄漏卸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泵,2.液碱槽车,3.储碱罐,4.充气管道,5.卸碱管道,6.加碱口,7.卸碱口,8.单向阀,9.流量传感器,10.报警器,11.卡片,12.连接管,13.卡槽,14.橡胶密封圈,15.软管,16.不锈钢管,17.密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泄漏卸碱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1、充气管道4、液碱槽车2、卸碱管道5和储碱罐3;卸碱管道5上设置有单向阀8和流量传感器9,流量传感器9通过导线连接有报警器10,报警器10设置于储碱罐3处;液碱槽车2上设置有加碱口6和卸碱口7,加碱口6通过密封机构17与充气管道4相连接;卸碱口7与卸碱管道5相连接。
如图2所示,密封机构17包括沿加碱口6外壁设置的若干个向外凸出的卡片11,充气管道4的一端连接处连接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的管径大于充气管道4的管径,沿连接管12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向内凸出的卡槽13,卡槽13与充气管道4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4;加碱口6与连接管12通过卡片11和卡槽1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4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选择吸附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规划针刺过程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