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8319.5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7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鹏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9/14;C02F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35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广泛使用活性污泥来进行废水的处理。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活性污泥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水。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系统中会定期排放污泥,而由于排放出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重金属、氨氮、磷等各种物质,并且其中的水分含量高,只能够进行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这使得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泥的处理成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降低污泥的产量,使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更加的彻底,降低处理污水的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市政污水,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利用高铁酸盐进行污泥处理的反应罐,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以及所述沉淀池依次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反应罐分别与所述厌氧池、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产生污泥分别通入所述反应罐、所述厌氧池。
优选地,所述污泥中高铁酸盐的投放量为0.02~600μg/mg·SS。
优选地,还包括:气泵和用于向所述好氧池通入空气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的内。曝气管使空气更加分散地扩散于好氧池内,使空气的氧气能够更充分地溶解于水中,以便好氧生物进行反应。
优选地,还包括: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曝气头与所述曝气管的管壁连接,所述气孔与曝气管的管腔连通。曝气头能够让空气与水产生更加剧烈的接触,使得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中比例提高。
优选地,还包括:气阀,所述气泵通过所述气阀与所述曝气管连通。由于污水输入量和好氧生物的活性的原因,好氧池处理污水时的需氧量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为了使得氧气的输入量被充分地利用,气泵通过气阀来控制空气输入,以便根据需要增、减空气的输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过滤污水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污水通过所述过滤单元进入所述厌氧池。由于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固体杂质相对较多,这些物质容易造成各输送管道、各种输送泵体的堵塞,从而使得污水的处理效率降低甚至停止。顾虑单元的使用则可以在移动程度上将各种悬浮物质和固体杂质过滤掉,以便后续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过滤单元为格栅。
优选地,还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与所述过滤单元连通,所述过滤单元位于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由于城市中用水的时间段的不同,产生的污水的量也会相应地产生变化。基于上述原因,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输入量也在变化,但是各个处理池的处理量具有限度,因此,为了充分各个处理池的处理池,污水处理系统还设置有调节池,以便能够均匀、可控地向各个处理池中输入污水,避免由于污水的输入量的波动影响处理池的处理效果。
优选地,还包括:初沉池,所述初沉池分别与所述过滤单元、所述厌氧池连通。初沉池可除去污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经初步沉后,可去除部分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初沉池的建设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优选地,所述高铁酸盐为高铁酸钠或者高铁酸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污水自厌氧池输入处理系统,然后经由沉淀池输出,从而使污水中的各种氨、氮、磷等有毒、有害物质大大降低。沉淀池中产生的回流污泥通入厌氧池中,并可以随着处理系统进入好氧池、沉淀池,在污水处理系统反复进行好氧、厌氧反应,同时还可以向好氧池、厌氧池补充好氧菌和厌氧菌,保持污泥中的好氧菌、厌氧菌的平衡。此外,经过沉淀池产生的另一部分不能进行直接导入处理系统处理的污泥被通入利用高铁酸盐进行污泥处理的反应罐,该反应罐可以将污水中的被微生物富集于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环境介质中,氧化、分解一些难以处理污染的物质,然后再通入厌氧池并随着污水进入各个处理池中。本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实现较低的污泥排放量,大大降低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处理难度,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鹏,未经杨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8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合风能发电的动力辅助装置
- 下一篇:可提供应急照明的小区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