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乌龙茶的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5325.7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阴连根 |
地址: | 354300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龙茶 净化 方法 | ||
1.一种乌龙茶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对乌龙茶毛茶或者成品乌龙茶散茶进行净化处理,具体步骤为:
1)首先利用溶剂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
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35℃,同时控制溶剂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80℃;
2)步骤1)共重复若干次,其中至少一次所用溶剂水为添加有农药降解酶的纯净水,其余各次所用溶剂水为纯净水,或者,所述若干次中,每次均以添加有农药降解酶的纯净水作为溶剂水;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间以短时提温冲击,最终得到所需的净化乌龙茶,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以及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香气来确定;
其中,步骤3)、4)的顺序可以互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降解酶为有机磷降解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降解酶为比亚酶,比亚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0.5克比亚酶干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亚酶的添加量为:100升纯净水加入1—6克比亚酶干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干燥时,控制茶叶温度≤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为:首先向茶叶喷洒溶剂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为: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向茶叶喷洒溶剂水并拌匀后静置,或者利用雾化溶剂水浸润茶叶后静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为安溪乌龙,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85℃,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105℃,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40分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为台湾乌龙,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80℃,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100℃,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60分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为闽北乌龙,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95℃,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120℃,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60分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为武夷岩茶,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105℃,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135℃,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120分钟。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为广东乌龙,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120℃,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140℃,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宾,未经林志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53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茶的净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以甘草糖苷作抗氧化剂的菜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