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摄像监控系统的主动申请式安全防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40725.9 | 申请日: | 2015-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3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游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袁辰亮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监控系统 智能移动终端 监控区域信息 摄像头 安全防护 主动申请 摄像 潜在安全隐患 监控区域 摄像监控 呼救 申请 地理位置 呼叫 匹配 提示 查找 响应 制止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摄像监控系统的主动申请式安全防护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智能移动终端的GPS定位装置接收来自预先设定的监控区域信息,根据当前设备的GPS定位信息判断自身是否进入了所述监控区域信息所设定的监控区域,若是,提示进入摄像监控区域;步骤二、智能移动终端根据地理位置匹配列表,主动查找对应的摄像角度;步骤三、智能移动终端向摄像监控系统发出主动接入摄像头申请,摄像监控系统响应所述主动接入摄像头申请进行摄像。本发明为潜在安全隐患和突发意外的应对与呼救或者更多的呼叫引人注目等请求行为,将危机安全及潜在隐患等情况下可能遭遇的风险降至最低,可有效制止危险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摄像监控系统的主动申请式安全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于意外情况的发生等,诸如老人幼儿病人孕妇等外出家门的情况需要悉心体贴的照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较弱势群体给予必要的帮助,以防止任何意外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们在生活中有过很多的经历,当年迈父母亲人在外出时,是不是总在担心亲人;当您工作时,是不是担心小孩子女独自外出,担心父母在家是否安好;当您在家门外远行,是否担心家中身怀六甲的妻子;而这些问题都急需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摄像监控系统的主动申请式安全防护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摄像监控系统的主动申请式安全防护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智能移动终端的GPS定位装置接收来自预先设定的监控区域信息,根据当前设备的GPS定位信息判断自身是否进入了所述监控区域信息所设定的监控区域,若是,提示进入摄像监控区域;
步骤二、智能移动终端根据地理位置匹配列表,主动查找对应的摄像角度;
步骤三、智能移动终端向摄像监控系统发出主动接入摄像头申请,摄像监控系统响应所述主动接入摄像头申请进行摄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一还包括智能移动终端将预先设定的地理位置方位信息载入待发送状态,随移动速度不断修正变更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步骤。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一还包括:当智能移动终端进入监控区域后,智能移动终端自动将摄像监控申请开关设置为打开状态并出现在智能移动终端的主界面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步骤四、智能移动终端将摄像头的摄像数据发送至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关联的智能终端设备中。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四中智能移动终端将摄像头的摄像数据进行优先顺序排序,并按照优先顺序将摄像数据发送至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关联的智能终端设备中。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优先顺序为:第一顺序为摄像照片;第二顺序为摄像视频。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三中,若同时有多个智能移动终端向摄像监控系统发出主动接入摄像头申请,所述摄像监控系统根据智能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按优先顺序依次响应所述智能移动终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三中,若两个智能移动终端在同一交叉摄像范围内提出请求,其中未被及时响应的第二智能移动终端,摄像监控系统选择第二服务摄像头进行响应,当第一智能移动终端退出时,第二智能移动终端作为第一智能移动终端而被摄像监控系统响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智能移动终端为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潜在安全隐患和突发意外的应对与呼救或者更多的呼叫引人注目等请求行为,将危机安全及潜在隐患等情况下可能遭遇的风险降至最低。本发明是在上述环境中发现和识别突发危险的可能前提下,可有效制止危险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0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