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odbus/Tcp的入侵检测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0526.8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9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赖英旭;王宇盛;宋站威;刘静;杨凯翔;蔡晓田;李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odbus tcp 入侵 检测 分析 方法 | ||
基于Modbus/Tcp的入侵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与网络接口相连,并将数据包发送给数据解析模块;数据解析模块分别与规则生成模块和规则匹配模块相连;在规则自学习阶段,将数据包解析结果发送给规则生成模块;在规则匹配阶段,将数据包解析结果发送给规则匹配模块;规则生成模块接收解析后的数据包,生成规则集合;规则匹配模块对解析后的数据包与数据库中的规则进行匹配。本方法在不改变工业网络结构和不影响日常生产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了规则离线学习,在线实时检测的安全措施,根据企业策略需求阻断潜在威胁,漏报和误报的现象少,入侵识别快,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Modbus/Tcp的控制网络协议入侵检测的分析方法和入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自动化向着网络化、信息化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工业控制系统采用标准的、通用的通信协议和软硬件系统;再这样的背景下,工业控制系统原有的封装性被打破,各种不安全因素,如病毒、木马、入侵等会随着正常的信息流进入工业控制网络,导致企业生产的不稳定,特别是电力传输、交通运输、油气开采、水处理等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领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安全威胁。
目前,工业控制网络多采用传统的防火墙、网闸等设备进行安全防护;这些设备的基本原理是提供较好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检测并隔离流经防护设备的异常信息流,防止已知病毒和攻击的入侵;但是这种方法不能防止来自防火墙内部的攻击、不能防备最新出现的威胁、不能防止绕过防火墙的攻击,入侵者利用带有危险操作控制命令的合法数据包来进行攻击,将会导致设备的运行出现异常甚至损坏;例如近几年出现的针对伊朗工业基础设施的震网病毒,通过篡改正常工业控制协议参数,对伊朗核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近年来,入侵检测系统一般采用误用入侵检测和异常入侵检测;误用入侵检测根据已知特征匹配网络中的通讯流量,具有误报率较低的特征,但由于工控系统攻击行为特征库不可能包含所有的攻击行为,使用误用检测的方式容易产生漏报警的情况;而异常入侵检测,建立在工业控制系统本身通讯流量具有简单固定的通讯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正常的行为规则来识别出异常的流量,但由于没有对网络协议进行深度的解析,工业控制协议的特征没有得到灵活的运用,容易出现误报警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odbus/Tcp工业控制网络协议入侵检测的分析方法和入侵检测系统,不仅能够减少漏报和误报的现象,而且了实现对入侵攻击的快速检测。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odbus/Tcp工业控制网络协议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解析模块、规则生成模块、规则匹配模块和客户窗口模块。
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与网络接口相连,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捕获流入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数据解析模块。
数据解析模块分别与规则生成模块和规则匹配模块相连,用于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在规则自学习阶段,将解析好的数据包信息发送给规则生成模块;在规则匹配阶段,将解析好的数据包信息发送给规则匹配模块。
规则生成模块用于接收解析后的数据包,按照预先设置的算法,生成正常行为的规则集合;还可以添加带有异常特征的规则集合。
规则匹配模块,用于将解析后的数据包与数据库中的规则进行匹配。如果和正常规则集合对应的规则匹配,判定为正常数据包;如果存在和异常规则集对应规则匹配的数据包,判定为异常数据包。
客户窗口模块,对本系统的功能以图形界面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实现查看和修改数据库,从离线数据流量中自动学习规则、分析日志记录和报警记录信息、开始入侵检测和停止入侵检测等一些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05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池应用方法及系统、云管理平台、服务器、认证平台
- 下一篇:导热复合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