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植物纤维防眩光汽车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9672.9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雷春生;林大伟;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春生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1/02;C08L61/06;D21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植物纤维 眩光 汽车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环保植物纤维防眩光汽车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取1~2kg竹料加工厂遗留的竹块,用刀劈成火柴棒大小的小棒,将其放入体积比为1:1的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冰醋酸混合液中,升高温度至60~70℃浸泡12~18小时;
(2)将上述处理后的混合液放置在磁力搅拌机上,以600~700r/min的转速搅拌20~30min后制成竹纤维悬浮液,之后过30目标准筛,得到标准筛上的粗竹纤维;
(3)取5~10g上述制得的粗竹纤维放置在索式抽提器中,按体积比为3:2加入15mL甲苯和10mL质量浓度为40%的乙醇溶液作抽提液,进行抽滤5~7h,将抽滤得到的竹纤维放入质量浓度为60%的酸化亚氯酸钠溶液中,移入水浴锅,加热升温至70~80℃,浸煮1~2h以去除木质素,得到棕纤维素;
(4)将上述制得的棕纤维素继续倒入质量浓度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油浴升温至90~95℃,保温处理2~3h去除半纤维素、果胶和多余淀粉,得到纯净的全纤维素;
(5)取10~15g上述制得的全纤维素放入500mL烧杯中,加入300~4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制成全纤维素悬浮液,用高速分散机进行高速匀浆处理,匀浆处理后的全纤维素倒入超高压纳米均质机,控制操作压力为130~160MPa,进行均质处理20~25次,全过程在4~6℃下进行,制得纳米纤维素纤丝溶胶;
(6)之后取10~20mL上述制得的纳米纤维素纤丝溶胶,倒入1L烧杯中,加入2~5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700~800mL蒸馏水,放置在磁力搅拌机上以500~600r/min的转速搅拌3~4h,之后放入布氏漏斗对其进行抽滤,将抽滤后的材料取出并真空冷冻干燥,得纳米纤维素纤丝;
(7)将20~30g上述干燥后的纳米纤维素纤丝放入蒸馏水中充分润胀2~3h
后取出浸泡在50~100mL酚醛树脂中,放入密炼机中,在120~130℃下密炼5~7h,取出后再放入热压机,在压力为25~35MPa,温度为125~135℃的条件下热压5~10min,得透明粘稠复合液;
(8)将上述制得的透明粘稠复合液倒入1m×2m×2mm的不锈钢模具中,使其自然延流成膜,放入恒温真空干燥箱在90~100℃下干燥5~6h后揭膜,即得一种环保植物纤维防眩光汽车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春生,未经雷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96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