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铬废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1214.2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和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东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28;C02F1/52;C02F1/36;C02F1/66;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铬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冶金工业、电镀、制革、油漆、照像等行业每天排放着大量的含铬废水,含铬废水中的铬主要以六价(Cr6+)和三价(Cr3+)形式存在,若这些含铬废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其毒性则以六价铬最强,约为三价铬的一百倍,三价铬次之,而二价铬和铬本身毒性很小或无毒性。铬化物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人人体,主要积聚在肝、肾、内分泌系统和肺部。毒理作用是影响体内物质氧化、还原和水解过程,与核酸、核蛋白结合影响组织中的磷含量。铬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
若用含铬的污水灌溉农田,铬便在植物体内积聚,土壤中有机质的消化作用受到抑制,造成农业减产。因此,各国对排放的废水、渔业水域水质、农田灌溉水质、地面水以及饮用水的铬含量,均有严格规定。我国已把六价铬规定为实施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并规定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六价铬最高浓度为0.5mg/L,总铬的最高浓度为1.5mg/L,且不得用稀释法代替必要的处理;生活饮用水中铬含量不得超过0.05mg/L。
因此,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含铬废水的处理势在必行,尤其是对六价铬(Cr6+)的处理,对此,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
专利公开号:CN104829018A,公开了一种含铬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步骤为:将处理剂加入含铬废水中,含铬废水中铬的总质量浓度为10~100mg/L,每升含铬废水中加5~10g处理剂,不断搅拌10~30min后超声20~30min,静置沉降,过滤,滤液pH调整至中性后即可排放,其中处理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5%普鲁兰多糖,5~10%沸石负载纳米TiO2,余量为改性膨润土。本发明通过在含铬废水中加入经优化改进的处理剂,利用处理剂的吸附絮凝作用,再配合超声的空化和絮凝效应,经静置过滤后将含铬废水中的铬沉淀去除,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高效,处理成本低,废水铬的去除率高,在实际含铬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该专利在处理过程中,还需专门设计一种处理剂,增加处理成本,不利于大批量处理工业含铬废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铬废水处理工艺,所述工艺步骤简单,处理成本低廉,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保护水体不受污染,对环境友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铬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铬废水通过格栅井进行初步过滤;
2)过滤后的含铬废水送入均质调节池内,进行均质处理;
3)均质调节处理后的含铬废水送入pH值调节池,向池内加入稀硫酸,调节pH值至2~3;
4)调节pH值后的含铬废水送入还原池,向还原池投加还原剂,将含铬废水中的Cr6+还原为Cr3+;
5)向还原池内加入NaOH,调节pH值至8~9,将含铬废水中的Cr3+转化为Cr(OH)3沉淀,反应时间30~40min;
6)废水储存收集,沉淀经过滤压滤机压滤后集中存放。
进一步,所述含铬废水中Cr6+浓度为10~50mg/L。
另,步骤4)中所述还原剂为NaHSO3。
另有,步骤4)中还原剂与含铬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40~50:1,g/L。
再,步骤5)中沉淀剂与含铬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0~30:1,g/L。
再有,步骤6)中沉淀剂为石灰、NaOH或Na2CO3。
且,步骤6)中沉淀剂为NaOH。
另,步骤7)所述废液中Cr6+含量为0.l~0.5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工艺步骤简单,处理成本低廉,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保护水体不受污染,对环境友好,处理后废水中Cr6+含量为低于0.5mg/L,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含铬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东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东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1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滤芯和碳棒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光电协同催化降解污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