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水井作业提挂式配水器防喷堵塞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1006.6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有泉;孙晓明;张志龙;郝伟东;滕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陈可鑫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作业 提挂式配水器防喷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注水井作业所用的工具,尤其是一种注水井作业提挂式配水器防喷堵塞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领域中,注水井在作业起出管柱施工中,受地层压力影响起出油管内均有溢流,给注水井环保作业带来极大困难,无法适应环保施工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在注入井作业施工时起出油管内有溢流影响环保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注水井作业提挂式配水器防喷堵塞器。该注水井作业提挂式配水器防喷堵塞器,能够减少作业溢流排放,实现常压作业管柱偏心配水器部位的封堵功能,减少注水井作业过程油管内部溢流,保护施工环境不受污染。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注水井作业提挂式配水器防喷堵塞器,包括内部开有中心孔腔的封堵器上体、封堵器中体、封堵器下体,所述封堵器上体、封堵器中体、封堵器下体依次螺纹连接,所述封堵器上体上部连接绳帽头,封堵器上体、封堵器中体的中心孔内置有控制杆;封堵器上体外部由上至下依次套置有封堵皮碗、卡簧及弹簧;封堵器中体内部通过销轴固定锁定机构;封堵器下体内部通过销轴固定单向收缩支爪。
本发明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注水井作业提挂式配水器防喷堵塞器,由于采用单向收缩支爪,可实现该装置顺利下井功能;在偏心配水器主体下部支爪张开最大角度,上提该装置在偏心配水器主体反向作用力下装置内部控制杆上行,控制杆通过变径顶出锁定机构,实现该装置卡在偏心配水器主体进水环槽处;同时,控制杆在弹簧力作用下压缩坐封皮碗膨胀,实现偏心配水器主通道的封堵功能;同时,控制杆顶端上行触发接头丢手机构,实现钢丝及接头的顺利上提起出。所以说该注水井作业投堵式防喷堵塞器具有作业起出管柱封堵功能,防止作业过程中管柱内的液流外排,实现绿色环保作业施工。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控制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单向收缩支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绳帽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绳帽头、2-封堵器上体、3-封堵皮碗、4-卡簧、5-弹簧、6-控制杆、7-锁定机构、8-封堵器中体、9-单向收缩支爪、10-封堵器下体、11-上节杆、12-缩颈杆、13-下节杆、14-定位杆、15-销轴、16-定位杆、17-锁定挂钩、18-同步齿轮、19-凸轮、20-外体、21-占位内塞、22-弹簧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结合图2所示,该注水井作业提挂式配水器防喷堵塞器,包括内部开有中心孔腔的封堵器上体2、封堵器中体8、封堵器下体10,所述封堵器上体2、封堵器中体8、封堵器下体10依次螺纹连接;所述封堵器上体2上部连接绳帽头1,所述封堵器上体2、封堵器中体8内部放置有控制杆6,封堵器上体2外部由上至下依次套置有封堵皮碗3、卡簧4及弹簧5;封堵器中体8内部通过销轴固定锁定机构7;封堵器下体10内部通过销轴固定单向收缩支爪9。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杆6由圆柱体型的上节杆11、缩颈杆12及下节杆13通过螺纹钢性依次连接为一体,所述上节杆11中部径向有通孔,通孔内固定一个销轴15,销轴15两端穿过对应封堵器上体2侧壁处,销轴15下部及锁定机构7上部间置有压缩弹簧5,销轴15用于压缩弹簧5;所述上节杆11及下节杆13中间有缩颈杆12,该缩径杆与外部锁定机构7配合,锁定机构7凸台置于于此缩径处,所述下节杆13下部为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两侧为平面型,底部有开口16;定位杆14置于封堵器下体10上端头中心孔处,通过开口16连接下部单向收缩支爪9;如图3所述,所述单向收缩支爪9包括锁定挂钩17、同步齿轮18及凸轮19;所述锁定挂钩17下部连接同步齿轮18,同步齿轮18连接凸轮19;所述定位杆14两侧平面与下节杆13外圆周面间间距为定位杆14两侧宽度的0.5倍,便于开口16连接下部单向收缩支爪9;所述缩颈杆12与上节杆11截面直径比为1:3,便于锁定机构7凸台收缩于此缩颈杆12的缩径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1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页岩地层可动水体积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智能测试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