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95879.0 | 申请日: | 2015-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5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宁铎;王堃;赵东旭;邓力恺;李英春;尤磊;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N5/071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立体 固定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持血管(6)两端的前夹具(1)和后夹具(2),前夹具(1)和后夹具(2)之间连接有若干能够使血管(6)拉展的撑杆(3),前夹具(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下套板(1-1)和第一上压板(1-2),后夹具(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下套板(2-1)和第二上压板(2-2),血管(6)的一端夹在第一下套板(1-1)和第一上压板(1-2)之间,另一端夹在第二下套板(2-1)和第二上压板(2-2)之间,前夹具(1)和后夹具(2)上能够穿插设置用于引导血管(6)并使其两端夹持在前夹具(1)和后夹具(2)上的引导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下套板(1-1)和第二下套板(2-1)均为圆形结构,且其中部分别为尺寸相同的第一套板圆台和第二套板圆台,第一套板圆台和第二套板圆台上设有尺寸相同的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的直径与第一套板圆台和第二套板圆台上表面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上压板(1-2)和第二上压板(2-2)均为圆形结构,且其中部分别为尺寸相同的第一压板圆台和第二压板圆台,第一压板圆台和第二压板圆台上设有尺寸相同的圆台形通孔,所述圆台形通孔的上表面直径与第一压板圆台和第二压板圆台上表面直径相等,圆台形通孔的下表面直径小于第一压板圆台和第二压板圆台下表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压板圆台和第二压板圆台的上表面直径大于第一套板圆台和第二套板圆台的上表面直径,第一压板圆台和第二压板圆台的下表面直径大于第一套板圆台和第二套板圆台的下表面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套板圆台和第二套板圆台的锥度等于圆台形通孔的锥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夹具(1)和后夹具(2)的周向上均设有若干固定孔,撑杆(3)的两端均为螺纹段,撑杆(3)穿插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通过调节设置在固定孔两侧的螺母能够调节前夹具(1)和后夹具(2)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夹具(1)和后夹具(2)的周向上均设有八个固定孔,前夹具(1)上的两个对称的固定孔以及后夹具(2)上两个对应的固定孔中穿插设有两根撑杆(3),前夹具(1)上剩余的六个固定孔中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下套板(1-1)和第一上压板(1-2)的螺钉,后夹具(2)上剩余的六个固定孔中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下套板(2-1)和第二上压板(2-2)的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棒(4)包括插入端和手握端,插入端和手握端之间设有卡环,且卡环的直径大于圆柱形通孔的直径,所述手握端包括前端的圆台形结构及后端的圆柱形结构,圆台形结构的底面直径等于圆柱形结构的直径,且圆柱形结构的直径等于圆柱形通孔的直径。
9.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立体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前夹具固定血管:首先把第一上压板(1-2)套在血管(6)上,再将引导棒(4)插入第一下套板(1-1)的圆柱形通孔中,使卡环卡在第一下套板(1-1)的圆柱形通孔外侧,将血管(6)通过圆台形结构套在圆柱形结构上,接着将血管(6)的端部套在第一套板圆台上,并压上第一上压板(1-2),通过固定第一下套板(1-1)和第一上压板(1-2)使前夹具(1)将血管(6)的一端固定,最后抽出引导棒(4);
步骤二:后夹具固定血管:首先把第二上压板(2-2)套在血管(6)上,再将引导棒(4)插入第二下套板(2-1)的圆柱形通孔中,使卡环卡在第二下套板(2-1)的圆柱形通孔外侧,然后将血管(6)通过圆台形结构套在圆柱形结构上,接着将血管(6)的端部套在第二套板圆台上,并压上第二上压板(2-2),通过固定第二下套板(2-1)和第二上压板(2-2)使后夹具(2)将血管(6)的另一端固定,最后抽出引导棒(4);
步骤三:拉展血管:将撑杆(3)两端分别穿插设置在前夹具(1)和后夹具(2)上,使血管(6)拉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血管立体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前夹具(1)和后夹具(2)的周向上均设有若干固定孔,撑杆(3)的两端均为螺纹段,撑杆(3)穿插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通过调节设置在固定孔两侧的螺母能够调节前夹具(1)和后夹具(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血管(6)拉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58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