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式废橡胶再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0765.7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3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汪传生;徐小林;郭磊;袁浪;潘弋人;边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2;C08J11/10;C08L1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于正河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橡胶 再生 装置 | ||
1.一种废橡胶机械与超声波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上超声波振动装置、螺栓、上顶栓、密炼室、左转子、下超声波振动装置、下顶栓、上顶栓油缸、活塞杆、加料口、加料门、右转子、密炼室冷却管道、转子冷却水道和下顶栓油缸;上超声波振动装置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顶栓中,上端与活塞杆连接;下超声波振动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在下顶栓中,使上超声波振动装置和下超声波振动装置分别在上顶栓和下定栓中起到增强混炼的作用,上顶栓油缸通过螺栓连接在密炼室上,密炼室内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转子和右转子,左转子、右转子、密炼室、上顶栓和下顶栓组成再生密炼系统,对再生胶胶粉和小料进行密炼混合;左转子和右转子上均设有转子冷却水道,转子冷却水道和密炼室内设置的密炼室冷却管道组成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控制密炼室、左转子和右转子的温度,上顶栓油缸和下顶栓油缸组成液压动力系统固定在密炼室上下两端,分别控制上顶栓和下顶栓的上升和下降;活塞杆连接在上顶栓油缸上,加料口和加料门设置在顶栓油缸的同侧,加料门固定在上顶栓油缸外侧,用于控制加料口的开合;下顶栓油缸通过下顶栓与密炼室下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橡胶机械与超声波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超声波振动装置包括上超声波高频发生器、上超声波换能器、上超声波变幅杆和第一钻头,上超声波变幅杆的频率与上超声波换能器的频率一致,上超声波变幅杆的上端根据需要配置上超声波换能器,下端连有第一钻头,第一钻头固定在上顶栓中,上超声波高频发生器与上超声波换能器电连接,上超声波高频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并将脉冲信号传输至上超声波换能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橡胶机械与超声波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超声波振动装置包括下超声波变幅杆、下超声波换能器、第二钻头和下超声波高频发生器;下超声波变幅杆的下端根据需要配置下超声波换能器,上端与第二钻头连接,第二钻头固定连接在下顶栓中,下超声波高频发生器与下超声波换能器电连接,下超声波高频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并将脉冲信号传输至下超声波换能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橡胶机械与超声波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该装置实现废橡胶再生的具体过程为:
(1)按照废橡胶机械与超声波再生装置中密炼室中的容量和填充系数计算出所需胶料和再生助剂的重量值,密炼室的填充系数为0.8~1.2;
(2)打开再生装置的电源开关和加热开关,根据实际需要的温度将再生装置预热,同时检查风压、水压、电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检查测温系统、计时装置、功率系统指示和记录是否运行正常;
(3)关闭下顶栓并锁紧,打开下超声波振动装置,并设定不同胶料配方需要的频率、功率和超声波加载方式,提起上顶栓,将破碎后的废轮胎胶粉从加料口投入再生装置后落下上顶栓,并开启上超声波振动装置,调节好所需频率、功率以和超声波加载方式,炼胶2min;
(4)再次提起上顶栓,加入再生助剂,落下上顶栓混炼10min得到混炼胶,再生助剂的加入量根据胶料配方确定;
(5)、对混炼胶进行排胶得到排出的胶料,同时用热电偶温度计测料胶料的温度,并记录密炼室的初始温度、混炼结束时的温度和排胶温度以及再生装置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6)、将外部开炼机的辊距调到3.8mm,打开开炼机的电源开关,使开炼机运转,同时打开开炼机的循环水阀门,将从再生装置排出的胶料投到开炼机上包辊,胶料温度降至100℃以下后,根据胶料的重量计算出加入硫磺的重量值,左右割刀各两次,硫黄被全部吸收且胶料表面光滑后割下胶料;
(7)、将开炼机的辊距调到0.5mm,投入步骤(6)割下的胶料薄通,打三角包,在薄通五遍后,再将开炼机辊距调到2.4mm,投入薄通后的胶料包辊,胶料表面光滑无气泡后下片,称量胶料的总重量,放在平整、洁净金属表面上冷却至室温,贴上标签注明胶料配方编号和混炼日期,放置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07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模具内支撑件位置视觉检测方法
- 下一篇:塑料成型机械的混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