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井下煤仓破拱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4534.5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7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8 | 分类号: | B65D88/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程宝妹 |
地址: | 1024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井下 煤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仓破拱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井下煤仓破拱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综采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采区集中生产的不断实现,煤仓的容量逐渐增大,使用效率越来越高。但是,几乎所有矿井的采区煤仓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堵仓问题,需要经常处理,这样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煤仓的作用,反而影响生产。
目前,煤仓常见的堵仓形式多半呈拱形,因此称为结拱现象,其出现原因为给煤机出煤时,煤炭在料仓里下流形成稳定料流,当煤炭的块状物互相挤压形成桥拱结构,就会堵住料流通道,稳定料流中断,结拱现象也叫蓬拱现象,或者棚拱现象。
现有的破拱方法:
1、人工疏通: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人工用某种长杆物件疏通破拱,如果还不行,就用钻机疏通破拱,这些操作即危险又比较费时低效。
2、放炮疏通:结拱很结实,采取人工打眼放炮,放炮有诸多不良后果,危险性和影响生产不言而喻。
3、其他方法:高压水以及橡皮子弹等等,有小规模试验,但是受实际效果所限,也没有得到推广。
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的破拱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井下煤仓破拱设备,具有安全性好、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全自动井下煤仓破拱设备,包括煤仓,所述煤仓内设有固定于仓顶并竖直向下的钻杆机构,所述钻杆机构包括固定所述仓顶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中部固定设有空心轴液压马达,所述外壳体内悬挂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设有轴键,所述空心轴液压马达的中心孔处设有与所述轴键相对应的键槽,所述旋转轴穿过空心轴液压马达并能上下移动,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低端穿出所述外壳体并固定连接钻杆。
进一步,所述仓顶的顶部设有吊装控制机构,所述吊装控制机构包括液压站、控制箱与吊装动力装置,所述液压站通过液压管道连接所述空心轴液压马达,所述控制箱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吊装动力装置。
进一步,所述吊装动力装置包括绞车与定滑轮,所述绞车的吊索绕过所述定滑轮竖直向下伸进所述煤仓内并通过旋转吊耳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轴。
进一步,所述旋转轴的长度长于所述连接轴的长度,防止旋转轴过短而导致吊索绞进空心轴液压马达。
进一步,所述轴键为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两侧的平键或者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侧壁上的花键,用于为旋转轴提供旋转动力,同时用于平衡所述旋转轴两侧的力,防止出现工作时左右摆动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所述空心轴液压马达,所述上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煤仓的仓顶,这种结构便于安装与制作,成本低。
进一步,所述连接轴为光轴,所述连接轴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密封轴承,用于密封。
进一步,所述密封轴承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出口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悬挂钻头的方式,实现自动化破拱,代替了以往需要人工亲临现场操作,解决了安全问题;本发明架设外壳体,在其中部架设空心动力装置提供旋转动力,在其内部悬挂旋转轴,穿过该空心动力装置使其能够旋转的同时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钻头在煤仓中自由上下移动;本发明满足现代煤炭的高生产率、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全自动井下煤仓破拱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煤仓的仓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向放大结构图;
图4是图1中B向放大结构图;
图5是图1中C向放大结构图;
图6是图4中D-D向剖视结构图。
图中:
1、煤仓;2、仓顶;3、上壳体;4、空心轴液压马达;5、下壳体;6、旋转轴;7、平键;8、连接轴;9、钻杆;10、密封轴承;11、旋转吊耳;12、液压站;13、控制箱;14、绞车;15、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煤仓1破拱设备,包括煤仓1,所述煤仓1内设有固定于仓顶2并竖直向下的钻杆9机构,所述钻杆9机构包括固定所述仓顶2的上壳体3,所述上壳体3竖直向下延伸,其底端固定连接空心轴液压马达4,所述空心轴液压马达4的底部固定连接竖直向下延伸的下壳体5,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5的形状均为管状空心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4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形操作的多功能电炉
- 下一篇:一种节能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