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可折叠的龙门起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84305.3 | 申请日: | 2015-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彤;杨辉;卜金纬;陆晨;胡志林;沈冬;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C19/02 | 分类号: | B66C19/02;B66C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可折叠 龙门 起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升降、可折叠的龙门起重装置。
背景技术
中小型龙门式起重装置是根据中、小工厂日常生产中搬运设备、仓库进出货以及起吊维修重型设备及材料运输的需要,开发出来的小型起重支撑平台,其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厂、汽修工厂、矿山、土建施工工地等需要起重的场合。采用龙门式起重装置可以实现起重机械化,可减少人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使用的龙门式起重装置主要具有以下缺点:
(1)龙门架高度固定,不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空间来调整高度,给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2)由于龙门架高度不可调且为整体结构,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较大,也给龙门式起重装置的运输带来不便。
为了克服现有龙门式起重装置的上述缺点,中国专利号ZL201520098602.5,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7月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可升降龙门架,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可升降龙门架,包括横梁和横梁两侧的支架,每侧支架均包括固定套筒和套接在固定套筒内的升降架体,固定套筒在顶部安有支撑定滑轮,在支撑定滑轮下方安有钢丝绳转盘,升降架体在底部安有升降动滑轮,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固定套筒顶部并向下绕过所述升降动滑轮后再经所述支撑定滑轮缠绕在钢丝绳转盘上,横梁两端与两侧升降架体顶部相连。该申请案中的龙门架两侧支架采用固定套筒与升降架体相结合的形式使得升降架体可以在固定套筒内自由移动,使得整个龙门架高度可调,既方便满足各种起重需要,还可以缩小体积,便于运输。但是,在该申请案中,仅通过调整龙门架的高度仍然难以很好地解决龙门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其横梁较长时,运输起来依然十分不便;另外,该申请案采用升降动滑轮及定滑轮的方式实现龙门架升降功能,虽然使用方便,但钢丝绳绕线较为复杂繁琐,钢丝绳转盘仅能作为龙门架升降使用,无法另作它用。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龙门起重装置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升降、可折叠的龙门起重装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龙门起重装置的高度可以升降调节,并且横梁可以进行折叠,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实现高度调整,使用简单方便;不使用时可以将横梁高度降低并折叠起来,减小占地空间,便于运输;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满足了中小型企业的使用需求。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可升降、可折叠的龙门起重装置,包括横梁和设于横梁两侧的支腿,所述的支腿包括与横梁相连接的升降支撑杆、与升降支撑杆伸缩配合的固定支腿,所述的升降支撑杆与固定支腿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横梁的中间切断并相互铰接在一起,且铰接部位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所述的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铰链与升降支撑杆的上部相连接;拆除连接板后,所述的横梁可向下弯折,使横梁两侧的支腿向内收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梁的中间通过安装于横梁上部的合页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梁为工字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梁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延伸段,且该延伸段与升降支撑杆之间还通过螺栓连接有三角固定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手动绞盘、吊耳和滑轮,所述的手动绞盘和吊耳分别安装于固定支腿的上部两侧,所述的固定支腿的下部开设有一条贯穿固定支腿两侧的绳槽,所述的升降支撑杆套设于固定支腿内,所述的滑轮安装于升降支撑杆的下部,所述的手动绞盘中引出的钢丝绳绕过滑轮后与吊耳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支腿的上部还设有定位插孔,所述的升降支撑杆上还设有与该定位插孔相配合的一排间隔分布的高度调节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手动绞盘中引出的钢丝绳的绳端连接有挂钩,所述的绳槽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使挂钩穿过的绕绳缺口,所述的横梁两端的延伸段上设有挂钩孔,所述的手动绞盘中的钢丝绳通过挂钩与挂钩孔连接时,可将折叠的横梁拉起撑开。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支腿的底部还设有具有刹车功能的脚轮。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4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