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坡面压带绿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3442.5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3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让;韩昭侠;谢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5/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0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化 压带 坡面 营养土配制 土壤疏松 作业难度 回填土 平行带 自重力 开槽 渗孔 土体 塌方 水土流失 分割 治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面压带绿化方法。所述坡面压带绿化方法包括步骤:分割成平行带、开槽、灌渗孔水、营养土配制、压带绿化及回填土。本发明提供的坡面压带绿化方法,该方法减轻因土体自重力引起的塌方、水土流失,降低绿化治理作业难度,改善绿化土壤疏松程度,增加有效绿化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面压带绿化方法。
背景技术
黄土裸露坡面绿化治理是攻克北方干旱地区困难立地绿化的一道技术难题,我国分布着广袤的黄土裸露坡面,是引起水土流失、扬尘雾霾天气和威胁工农业生产、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天然隐患。
这一地形地貌类型,据不完全统计,仅本市地域就有10万亩以上,黄土裸露坡面因形成和历史原因呈支离破碎状,难以植树布绿的问题突出和没有很好的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现象相当严重。目前治理仅仅停留在对铁路、重点公路高危地段采取工程措施,利用水泥、石材等浇筑护坡,防止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治理后的坡面只达到了部分或局地“御灾减害”的目的,从根本上未彻底遏制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和起到大地披绿的生态治理效果,大部分黄土陡坡仍呈裸露状态,毫无美感可言,且成本高昂、治理面积极其有限,成了造林绿化的一个空白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坡面治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坡面压带绿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面压带绿化方法,包括:
将坡面按竖直方向1m的高度平行的分割成平行带,按长1m、槽高10-15cm垂直于坡面向下倾斜30°、深20cm开槽,每米中间留20—30cm的土柱,以防整槽垮塌;
上下平行带错开成“品”字形排列,每个槽基本成平飞燕形,两端稍高中间3-5度;
压苗前,要浇灌渗带水2次,每次以灌满为止;
对两端插浇灌水管,所述浇灌水管为长20—25cm,两端相对方向削成45°斜角的直径2.5cm的圆形PVC管;
先在槽底回填3—5cm的营养土,再将苗木按株间距10cm依次排列,向两端埋浇灌水管,埋到里面的浇灌水管顶距顶端里边的苗最长主根2—3cm处;
回填营养土到槽边,同时使浇灌水管的斜角露出,槽边缘均匀撒上小冠花覆营养土;
适时浇水:栽植好苗木后40-60天内,每隔7-10天,通过细软管对准浇灌水管上端口浇水一次,浇水时,最好按1%重量比添加尿素,以增加养分补给;每次浇水既要确保渗透又不会对坡面引起冲刷;每天中午12-14点,气温高于30°以上时,应及时用喷雾器向苗木全株喷雾,避免日灼。
优选的,所述苗木规格为地径0.5cm以上、苗高50cm以上,大于等于5cm的侧根数在15个以上,整株无机械、根系损伤,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1-2年生苗木。
优选的,所述浇灌水管为长20—25cm,两端相对方向削成45°斜角的直径2.5cm的圆形PVC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坡面压带绿化方法,该方法减轻因土体自重力引起的塌方、水土流失,降低绿化治理作业难度,改善绿化土壤疏松程度,增加有效绿化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坡面压带绿化方法的压带绿化带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压带绿化带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宝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3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