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搅拌釜防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6363.1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0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唐靖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清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5/00 | 分类号: | C23F15/00;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防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产业钢铁防锈以及设备养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搅拌釜防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钢材品种、规格和数量迅速增加,质量和性能稳步提高,钢结构技术的应用已日益广泛。由于钢结构容易锈蚀。所以,钢结构防锈成为钢结构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随着技术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钢结构防锈措施越来越多。施工工艺也不尽相同。基于钢结构的形式及所处的外围环境的不同,对钢结构的防锈应相应的采取不同的措施。
钢结构的锈蚀根据钢结构周围的环境、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如酸、盐等)及温、湿度和通风情况的不同,钢结构的锈蚀可分为两类:化学锈蚀和电化学锈蚀。化学锈蚀钢结构表面与周围介质直接起化学反应而产生的锈蚀称为化学锈蚀。钢结构在涂刷防锈蚀涂料前,必须彻底除锈,将构件表面的毛刺、铁锈、油污及附着物清除干净,否则将严重影响涂料的附着力,并使涂膜下的金属表面继续生锈扩展,使涂层破坏失效,达不到预期的防护效果。目前钢结构常用的除锈方法在工厂中多为人工除锈喷砂、喷丸,随着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陆续制定,钢结构表面除锈的质量控制已有相应的规定。
常用的防锈措施有,综合考虑厂房的整体布置,隔离散发侵蚀性介质的区域(及改进工艺设备和生产过程)。采用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厂房布置方案,以降低有害物的含量。尽可能选用含有适量合金元素的耐大气腐蚀的低合金钢材和正确配套的涂料。在结构选型上采用不易除锈的合理方案。如在构造上选取合理的截面形式。以避免积灰、积水,易于清理和涂漆。节点构造要简单;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保证焊接质量,避免焊缝夹渣。尽量避免或减少涂刷油漆后进行焊接,以防止破坏漆膜的完整性。对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漆膜应及时补涂油漆。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合理的防腐措施。
缓蚀剂在防护工程中的应用是腐蚀科学与表面工程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成就,百余年来,缓蚀剂的开发应用在化工、石油、电力、机械、金属加工、交通运输、核能及航天等领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缓蚀剂的品种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30年代以前,缓蚀剂的品种只有百余种。到80年代中期,仅酸性介质缓蚀剂的品种就已超过5000余种。这种发展速度是其他化学助剂,添加剂类无以伦比的。当前世界各国相关的科技界、企业界对它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极为关注。因此,回顾缓蚀剂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很有必要。
缓蚀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经历了不同阶段,最初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为钢铁材料酸洗除锈和设备的除垢研制了酸洗缓蚀剂。随后,因石油工业油井酸化技术的需要,研究开发了油井酸化缓蚀剂和油气田缓蚀剂。此后,随着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工业的发展,海水、工业用水等冷却系统用的中性介质无机缓蚀剂得到迅速发展
缓蚀剂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充分说明了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节约资源,减少因腐蚀造成的资源浪费。缓蚀剂是一种较好的防腐蚀方法。在保护资源,减少材料损失方面大有作为。随着环境保护和安全意识的加强,一些有害有毒的缓蚀剂将被限制和禁止使用,如铬酸盐、砷酸盐、锡酸盐、汞盐等。有机磷酸盐、聚多磷酸盐、磷酸盐是一类较好的缓蚀阻垢水处理剂。但由于含磷化合物易引起水源的富营养化,近几年我国沿海一些海域发生大面积的赤潮危害和湖泊藻类大量繁殖及水质恶化,均因含磷化合物所致。保护环境,研究和开发出对环境不构成破坏作用的无公害无毒的环境友好缓蚀剂,是缓蚀剂未来的研究方向。
金属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留下各种液体或固体残留物,这些污物不但会影响下工序的加工,而且还会引起或加速金属的锈蚀。因此在防锈前要将金属表面清洗干净.否则防锈膜不均匀不完整。污物本身又为生锈隐患,即使防锈材料的质量再好也不能得到好的防锈效果。清洗是防锈技术中重要的一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清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清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6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皮革
- 下一篇:一种铜或镍基材上热浸锡或电镀锡的脱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