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珠关节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2360.0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5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江;孙博;孙占伟;焦世龙;王芳;秦法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27/08 | 分类号: | F16C27/08;F16C33/5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关节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珠关节轴承。
背景技术
普通的关节轴承由一个带外球面的内圈与一个带内球面的外圈组成,广泛应用于倾斜运动、摆动运动以及低速的旋转运动当中。由于关节轴承是滑动轴承,在工作中内外圈磨损严重,尤其当关节轴承高速运转时,磨损加剧,从而导致关节轴承的磨损失效。
如申请号为201210153432.7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滚动式关节轴承”,它包括一个外球面的内圈,一个带内球面的外圈,并且在外圈的内球面内开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装有钢珠滚动体。这种发明使得关节轴承的转速更高,摩擦力减小,磨损量更小。但是这种轴承如果应用于摆动或者倾斜工况时,仍然以滑动摩擦为主,并且由于是点接触,所以其磨损相比普通的关节轴承会更加严重。
如专利号为201420174418.X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关节轴承”,它包括外圈、内圈,外圈的凹弧面上均布设置滚珠凹槽,各滚珠凹槽内设置一组小滚珠,小滚珠内设置与其滚动配合的空心滚珠,内圈的凸弧面与空心滚珠触接滚动配合,实现空心滚珠的万向滚动。空心滚珠的球面涂覆设置聚四氟乙烯层A,内圈的凸弧面涂覆设置聚四氟乙烯层B。虽然该轴承解决了在摆动或倾斜工况时,轴承仍以滑动摩擦为主的工作情况。但是该轴承是通过小滚珠和空心滚珠两种滚动体配合来实现空心滚珠的万向滚动,其形式复杂繁琐,而且忽略了各滚珠相互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所以其寿命相比普通的关节轴承会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耐磨损、使用寿命更长的滚珠关节轴承。本发明主要是将原来内外圈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内外圈与滚动体之间的滚动摩擦。
本发明包括内圈、中圈、外圈、滚动体、端盖、键、密封圈以及内六角螺钉,其中,所述内圈带有外球面;中圈的内表面是与内圈相对应的内球面,中圈的外表面为平面,中圈通过轴向平面对称分为两半,便于装卸,在中圈的内外表面上设有4-8个与径向平面成45°的循环凹槽,在中圈的两端设有螺纹孔;上述内圈的外球面上设有与中圈内表面相对应的循环凹槽;外圈的内表面上设有与中圈的外表面相对应的循环凹槽,在外圈的外表面设有油沟,通过润滑油减小球形滚动体之间及其与沟道的摩擦,外圈的内表面上还设有键槽,外圈与中圈之间由键连接保证定位,所述凹槽形成的孔道内装满球形滚动体,使得关节轴承在工作中由原先的内外圈间的滑动变为内外圈与球形滚动体间的滚动,上述滚动体为实心球,材料为Gcr15轴承钢;在内圈、中圈、外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该端盖上设有与内圈、中圈、外圈上的循环凹槽相对应的凹槽,从而形成循环滚道,该端盖还上均设有6-8个沉头孔,并通过内六角螺钉与中圈固定;在内圈与端盖之间设有密封圈,以防止润滑油泄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结构简单,摩擦系数大大减小,摩擦力大幅度降低,磨损量更小,转动与摆动更加灵活,且转速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圈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发明外圈的示意简图;
图5是本发明端盖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所示的滚珠关节轴承示意图中,内圈1带有外球面;中圈8的内表面是与内圈相对应的弧形,其外表面为平面,中圈通过轴向平面对称分为两半,便于装卸,在中圈的内外表面上设有6个与径向平面成45°的循环凹槽9,在中圈的两端设有螺纹孔,如图3所示;上述内圈的外球面上设有与中圈内表面相对应的循环凹槽;如图4所示,外圈5的内表面上设有与中圈的外表面相对应的循环凹槽10,在外圈的外表面设有油沟6,通过润滑油减小球形滚动体之间及其与沟道的摩擦,外圈的内表面上还设有键槽11,外圈与中圈之间由键连接保证定位,所述凹槽形成的孔道内装满球形滚动体7,使得关节轴承在工作中由原先的内外圈间的滑动变为内外圈与球形滚动体间的滚动;上述滚动体为实心球,材料为Gcr15轴承钢;在内圈、中圈、外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2,该端盖上设有与内圈、中圈、外圈上的循环凹槽相对应的凹槽12,从而形成循环滚道,该端盖上还均布有6个沉头孔13,通过内六角螺钉3与中圈固定,如图5所示;在内圈与端盖之间设有密封圈4,以防止润滑油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2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