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行参考符号的传输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0686.1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慧生;吕征南;胡静;金奕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孙清然,王琦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行 参考 符号 传输 方法 系统 用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行参考符号的传输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出于安全性考虑,自动驾驶要求的1ms的5G空口时延指标,为满足自动驾驶对5G低时延传输需求,短子帧设计已成为一个基本的设计方向。以LTE FDD帧结构为基础,采用短子帧设计来降低通信系统的空口传输时延,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将缩小为0.5ms,即一个物理资源块(PRB)定义为:时域为7个OFDM符号,频域为24个子载波。
子载波间隔是循环前缀(CP)开销比例和频偏敏感性间的折中,15kHz的子载波足够满足5G系统的高移动性和频偏的要求,而OFDM符号持续时间仅与子载波间隔有关,所以子载波间隔、OFDM符号持续时间和CP长度仍沿用LTE系统参数。采样周期为Ts=1/(15000×4096)秒。一个载波最大支持40MHz,系统带宽为2*100MHz。
5G低时延帧结构可用于全双工和半双工FDD。每个无线帧时长Tf=614400×Ts=10ms,包含20个子帧,每子帧长度Tsubframe=30720×Ts=0.5ms,编号0~19。
LTE中的上行DMRS主要用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解调,每个时隙有一个参考符号,位于第4个OFDM符号上,每子帧的两个DMRS间实现线性插值,以确保数据解调的准确度。并且,由于第一个时隙的前三个OFDM符号上没有DMRS,因此,接收端接收PUSCH时,只能先将收到的前三个OFDM符号的数据缓存,待收到DMRS之后才能利用DMRS信道估计的结果对该缓存数据进行解调,这样,PUSCH的接收处理时延将会较大。
采用5G短子帧结构,一个PRB在时域仅有7个OFDM符号,若采用LTE中DMRS 的导频图案,每个子帧只有一个OFDM符号是DMRS,此时无法进行插值计算,从而无法保证信道估计性能,进而无法确保高速移动场景下PUSCH的解调性能。另外,由于LTE中PUSCH接收处理时延大,也无法满足5G系统的低时延传输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行参考符号的传输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可以降低PUSCH的接收处理时延,并确保高速移动场景下PUSCH的解调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上行参考符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在需要发送数据给基站时,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映射在携带所述数据的每个子帧的第1个和第n个OFDM符号上,并发送给基站,其中,1<n<8;
所述基站,在收到所述数据时,利用每个子帧上的所述DMRS进行信道估计,并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结果,对相应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处理。
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上行发送单元,用于在需要发送数据给基站时,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映射在每个子帧的第1个和第n个OFDM符号上,并发送给基站,其中,1<n<8。
一种上行参考符号的传输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UE,用于在需要发送数据给基站时,将上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映射在携带所述数据的每个子帧的第1个和第n个OFDM符号上,并发送给基站,其中,1<n<8;
所述基站,在收到所述数据时,利用每个子帧上的所述DMRS进行信道估计,并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结果,对相应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利用每个子帧的第1个和第n个OFDM符号来携带DMRS,这样,基站收到每个子帧的第1个OFDM符号上的DMRS后就可以解调收到的PUSCH,从而降低PUSCH的接收处理时延;并且,可以利用每个子帧上的两个DMRS实现信道估计的插值计算,从而确保高速移动场景下PUSCH 的解调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0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