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编程太阳能灌溉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9875.7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蓝章礼;宋坤;王昌贤;何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编程 太阳能 灌溉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自动灌溉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编程太阳能灌溉控制系统,属于植物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自动灌溉的系统很多,如园林草坪的灌溉,庄稼的灌溉。这些灌溉系统都在植物所在地面铺设灌溉管路,管路分主管路和与之连接的支管路,主管路接灌溉水源,支管路上设有喷水孔或者喷头。但目前的灌溉系统往往只有单一的灌溉模式,即在需要灌溉时启动水泵,灌溉到位后再关闭水泵。而植物的品种、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等实际情况对温湿度要求千差万别,因此单一的灌溉模式难以实现灌溉的自动化。同时,如果灌溉场所距离市电较远,如野外环境下、高速路绿化带植物灌溉,能源的供给极不方便,有时不得不采用发电机发电,这样会大大增加灌溉及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编程太阳能灌溉控制系统。本灌溉控制系统将太阳能充放电与灌溉控制进行结合,能够根据不同植物的各种不同需求进行灌溉策略的调整。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编程太阳能灌溉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至少两个湿度传感器、多个电子开关、接口电路及控制终端;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灌溉土壤湿度,其输出接中央处理器,控制终端通过接口电路接中央处理器,以把根据不同灌溉对象和所处环境编写的灌溉程序输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的输出接所有电子开关,电子开关与灌溉管路上多个电磁阀一一对应以用于控制电磁阀通断;中央处理器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息和灌溉程序控制每个电子开关的开闭,其中湿度信息取所有湿度传感器获得的湿度最小值。
本灌溉控制系统还包括太阳能充放电部分,所述太阳能充放电部分包括太阳能板、充电电路、电池和供电电路,太阳能板通过充电电路接电池,电池的输出接供电电路,供电电路接用电设备,中央处理器同时接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以根据需要控制充电电路对电池充电或由供电电路给用电设备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开关分为若干组,每组电子开关对应不同的灌溉区域,每组中的电子开关同步开闭,同一时段只有一组电子开关打开灌溉以确保每组灌溉水压和流量的均匀。
所述接口电路为标准的TTL接口电路,可通过系列转换器转换为RS232、RS485、USB、蓝牙、433或WIFI计算机接口标准。
所述控制终端为PC机、笔记本电脑、工控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安装程序的智能设备,用于向中央处理器输入各种灌溉程序和控制指令。
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根据不同的灌溉对象和环境设置不同的灌溉程序,避免了所有对象都按同一模式灌溉带来的弊端,针对性更强。
2)本发明的灌溉程序和指令由控制终端写入,而控制终端为常见的各种程序输入设备,面对不同灌溉对象只需要输入不同的灌溉程序,使用灵活,切换简单快速。
3)本发明利用太阳能供电,很好地解决了野外环境下灌溉能源提供的问题,实现了灌溉过程的全自动化。
4)本发明分段灌溉,避免了现有灌溉模式下局部区域压力、流量不够导致的灌溉不均匀现象,灌溉更加均匀,更利于植物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灌溉控制系统总体构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可编程太阳能灌溉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湿度传感器、多个电子开关、接口电路及控制终端。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灌溉土壤湿度,其输出接中央处理器,控制终端通过接口电路接中央处理器,以把根据不同灌溉对象和所处环境编写的灌溉程序输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的输出接所有电子开关,电子开关与灌溉管路上多个电磁阀一一对应以用于控制电磁阀通断;中央处理器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息和灌溉程序控制每个电子开关的开闭。
所述湿度传感器为两个,必要时可进一步增加数量。主要功能是采集土壤湿度值并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以两个湿度传感器获得的数值中取值较小的作为控制依据。当一个湿度传感器出现故障后,中央处理器收到的该湿度传感器的值为一个极大值,因为湿度值是本控制系统主要的控制依据,多个湿度传感器提供湿度参数,可以确保部分湿度传感器出现故障下本控制系统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9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电机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经修饰流感血凝素蛋白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