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57906.5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长虹;丛庆;宋丽莉;张琪;崔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A01H5/00;A01H6/8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花苜蓿 抗寒 基因 msf box 及其 编码 蛋白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MsF‑box基因开放读码框全长1422bp,编码473个氨基酸。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该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BM‑MsF‑box转入烟草中。转基因烟草的抗寒性分析表明MsF‑box基因能够提高烟草的抗寒性。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的研究为今后苜蓿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全面,利用年限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应用最广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成株能在阿勒泰和塔城地区顺利过冬。在我国北方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苜蓿普遍存在越冬率低,容易发生冻害和死亡现象。越冬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北方苜蓿草地成功建植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苜蓿抗寒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黑龙江省肇东市是苜蓿的故乡。黑龙江省冬季的平均气温在-20℃左右,肇东苜蓿作为当地品种仍能顺利越冬,因此肇东苜蓿可作为抗寒性研究的重要材料。肇东苜蓿的抗寒性是对零度以下低温适应的一种遗传特性,随着秋冬季气温逐渐下降,苜蓿逐渐适应寒冷并增强其抵抗寒冷的能力。秋冬季的自然降温对植物的抗寒性形成极为重要,能够预防因冰冻引起的细胞脱水的危害,提升了其在冰冻情况下的存活能力。在非冻结的低温环境下,植物调节自身代谢并获得抗冻性的过程称为低温驯化。在低温驯化过程中有大量基因上调或下调表达,这些基因的产物在抗冻性获得中起重要作用。
F-box是一类含有F-box基序(motif)且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具有底物识别特性的蛋白质。F-box蛋白在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经从各种物种中鉴定出了大量的F-box蛋白,但只有少数与逆境相关的F-box蛋白被报道,尤其是与低温胁迫有关的蛋白。已有研究表明F-box蛋白基因在植物低温胁迫应答中起作用,然而,在植物中,抗寒基因F-box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和辣椒。鉴于不同物种的高度同源性基因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以及苜蓿具有逐渐适应寒冷并抵抗寒冷的能力,因此从苜蓿中分离和研究抗寒基因F-box有利于苜蓿种质资源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该抗寒基因MsF-box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编码的蛋白,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该蛋白有一个F-box结构域,以及6个LRR重复。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的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为植物表达载体pCBM-MsF-box。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在提高紫花苜蓿对环境抗寒性能中的应用。
构建上述紫花苜蓿抗寒基因MsF-box的植物表达载体,再将所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对冷敏感的植物中,筛选获得抗寒性增强的植物。
优选地,所述对冷敏感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烟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7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