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越架状态远距离无线智能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4345.3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1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华;徐侠松;鄂志伟;张坤义;易本顺;李卫中;姚渭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越 状态 远距离 无线智能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越架状态远距离无线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网输变电施工中,新建输电线路往往会与已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铁路及高速公路等被跨越物在地理位置上产生交叉,新建输电线路导地线需要翻越被跨物。在张力展放新建线路导地线及紧挂线时,为了确保该导地线与被跨物之间的安全距离,需要预先在两者之间搭设绝缘安全网。安全网及其配套支撑装置统称为跨越架。
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跨越施工量越来越多,跨越难度越来越大,跨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跨越施工中一般采用索道式跨越架,索道式跨越架虽然适用范围很广,轻便好用,但和其它跨越架一样,抗冲击性能不足。索道式跨越架两端支架间跨度较大,跨越索道采用迪尼玛绳,索道受到冲击载荷后弛度下降大,使安全网与被跨越对象间安全距离难以保障。为了保证野外施工的安全,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需要对跨越架施工阶段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施工人员采用望远镜观察,依据个人施工经验,根据现场施工的情况,对跨越架状态作出预判;另一种方式采用视频监控系统监测施工现场情况,从而对跨越架安全状态作出判断。
以上技术存在的缺陷主要有:①由于凭借施工经验对跨越架状态进行预判,无法做出精确的判断,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②采用视频监控系统监测施工现场情况,不能准确测出空间分布的安全距离的具体数据,无法做到全方位,实时,准确的监测。
由此可见,如何准确,实时,全方位地监测跨越架状态,是电力施工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跨越架状态远距离无线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对跨越架状态进行实时、准确、全方位的监测,并且能在事故发生之前进行预警,并采取自动报警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跨越架状态远距离无线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安全网相对位置监测模块、拉线张力监测模块、无线区域警戒系统、多路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模块、供电模块和安装有配套软件的地面移动终端设备,所述地面移动终端设备与上述各状态功能模块及系统组成一个WIFI局域网,所有监测数据通过WIFI通信方式传输至所述地面移动终端设备,经过所述配套软件接收、解析与人机界面显示。
进一步,所述安全网相对位置监测模块采用面阵CCD成像测距的方法获取安全网与上、下临近物的距离,将测量的数据通过WIFI发送至地面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安全网和上方临近物最小垂直距离、安全网和下方临近物最小垂直距离、上方临近物与安全网网边最小水平距离,所述地面移动终端设备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判断安全网与临近物的距离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所述拉线张力监测模块通过张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安全网承载绳张力,上、下层拉线张力,并将监测数据通过WIFI发送至地面移动终端设备。所述地面移动终端设备将实时监测值与预设的拉线张力进行比较,以此判断各拉线是否能安全工作,以达到状态实时显示和预警的目的,防止事故的发生。
所述无线区域警戒系统包括无线报警主机、红外光墙、声光警号与电源组成,所述无线报警主机通过WIFI将入侵信息发送至地面移动终端设备。由于跨越架承载绳及拉线末端均连接地锚,在地面密集布置,野外施工时容易遭受人或动物的意外破坏,当有移动物体接近划定的保护区域时,所述无线区域警戒系统为值班人员提供声光报警,同时通过WIFI将区域状态发送到移动终端设备,系统将记录入侵状态,以供施工人员查询。
所述多路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监测数据传输到地面移动终端,在终端上显示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报警判断。为了拓展传输距离,所述多路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模块将采用中继设备扩大覆盖范围。
所述供电模块为整个监测系统提供能源供给,采用蓄电池、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供电,并利用DC-DC电源转换模块,为所述跨越架监测系统提供+12V和+5V直流电源。
所述配套软件安装于地面移动终端设备内,主要实现多路无线网络数据包的接收与解析,人机界面显示,监测数据实时显示,历史数据库查询、实时数据分析等功能。并采取自动报警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工况进行预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多点监测数据选择可靠、稳定、传输距离较远的WIFI无线中继通信方式来完成从各终端到移动设备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4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