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盆带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0705.2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6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筒井慎治;白泽直人;泉中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5/03 | 分类号: | A61F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骨盆的周围勒紧骨盆的骨盆带。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骨盆带属于瘦身、矫正用具的一种。骨盆带通过缠绕在身体 的骨盆部分的周围而自其周围进行勒紧,从而获得矫正骨盆的变形(打开) 的效果、下腹部等的瘦身效果。
例如,日本特开平11-290362号公报所公开的骨盆带包括具有弹性的多 条带。该公开专利公报的图2所公开的骨盆带成为使用一条环状带作为两条 带发挥功能的结构,在两条带上包括通用的卡定件。也就是说,在利用卡定 件将带的端部彼此之间卡定的状态下,能够将两条带分别形成为环状。
作为将这样的骨盆带穿戴在身体上的例子,使卡定件位于身体前面的下 腹部(肚脐下周围)地将两条带缠绕在骨盆部分的周围,其中的上侧带以通 过身体后面的腰部的方式大致水平地缠绕在骨盆部分的上侧。另一方面,下 侧带从侧视观察时以通过位于臀部与大腿之间的边界处的臀沟的方式倾斜 地缠绕在身体后表面。然后,通过产生由带的弹性恢复而产生的勒紧力,从 而能够期待利用上侧带和下侧带获得骨盆的矫正、下腹部等的瘦身效果,此 外,还能够在下侧带期待提臀效果。
然而,具有多条带的上述这样的骨盆带在穿戴在身体上的状态下,在发 生行走、就坐等的姿势变化时,缠绕在动作较大的臀部的下侧带容易位移。 另外,根据上述骨盆带的结构,由于下侧带从侧面观察时自卡定件倾斜地缠 绕,且其环较大,因此也能够推断出其容易位移。在下侧带产生了位移的状 态下,可能导致无法充分地获得提臀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条带的结构的骨盆带,该骨盆带的各 带不易自各自的穿戴位置位移,而能够充分地获得由各带的勒紧所带来的效 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骨盆带为一种缠绕地穿戴在身体的骨盆部分或 骨盆部分的周围部分的骨盆带。而且,该骨盆带包括上侧带和下侧带,该上 侧带和下侧带分别独立地具有卡定构件,能够分别独立地利用该卡定构件形 成环,并且能够分别独立地调节由环的大小所带来的相对于身体的勒紧力。 而且,该骨盆带具有连结部,该连结部将上侧带和下侧带互相连结。
发明的效果
骨盆带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具有多条带的结构的骨盆带,该骨盆带的各 带不易自各自的穿戴位置位移,而能够充分地获得由各带的勒紧所带来的效 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骨盆带的俯视图。
图2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骨盆带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2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骨盆带的穿戴状态的后视图。
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骨盆带的俯视图。
图4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骨盆带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4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骨盆带的穿戴状态的后视图。
图5是变形例的骨盆带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30、骨盆带;11、上侧带;12、下侧带;11a、11b、勒紧带(卡定 构件);12a、12b、固定配件(卡定构件);13、连结带(连结部);13a、上 拉带(调节部);13b、固定带;13c、调节配件(调节部);23、大腿部;24、 腹股沟;26、臀沟;31、连结部;A、B、D、矢量;C、合成矢量。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和图2说明骨盆带的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骨盆带10具有在穿在穿戴者20身上的状态下位于上侧 的位置的上侧带11和位于比上侧带11靠下方的位置的下侧带12。另外,骨盆 带10具有作为连结上侧带11和下侧带12的连结部的一对连结带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0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多人群多功能便携式夹板
- 下一篇:颈椎跨界椎间高度维持器